“21世纪头10年影响世界最重要的事件,既不是2001年的‘9.11’,也不是随后发动的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而是‘中国的崛起’。”美国《时代》周刊主编扎卡亚曾如此表示。
新世纪似乎确实对中国“情有独钟”。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的GDP总额已经达到6.04万亿,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世界经济体。
中国经济迎来了一个黄金时代。
然而,在德鲁克等西方主流社会学家眼里,比国家崛起更值得期待的是企业的崛起。
目前,中国企业遭逢宏观变局,仿佛是在汪洋大海上行船,突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暴风雨。一时间沉没者、搁浅者数不胜数。
但凡风云变幻的年代,总会使一部分人没落,也会造就一部分人。2011年,对于安于现状者是个惶恐的日子,对于勇于挑战者却是一个难得的契机。
风暴将平未息之时,以七匹狼、思凡、例外等为代表的中国服装优势企业,正尽展百舸争流之势;以安踏、361度、李宁、匹克、贵人鸟等为代表的众多运动品牌制定了万店计划;以虎门为代表的中国服装产业集群地企业实现从无牌到贴牌,从创牌到名牌的巨大转变。
国内新锐设计师更是纷纷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设计创新灵感来源,凭借着各自对中国古典艺术的理解,运用多种创意手法和工艺,将中西时装艺术融合重构,诠释出迥然不同的东方时尚意韵,华彩纷呈“中国风”。
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活力与自信,一扫危机的阴霾。
未来3-5年,中国服装行业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产业优势资源开始向大企业聚集。对于很多中小服装企业而言,如果没有足够的资源包括资金准备好的话,很可能被淘汰。于是中小企业都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融资过程,较快完成自有产业的升级,形成竞争优势。
然而,不少企业在历经艰辛成功IPO之后发现,自己的收获并非原来想象中的那么大。事实上,上市本来就不是企业发展的终点,而仅仅是企业征战途中的一项“武器”。
同时,鉴于服装涨价、消费增长放缓和持续高企通胀压力对消费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加上零售商运营成本上升以及销售渠道存货积压等问题,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服装市场的竞争。
企业“跑马圈地”的背后,市场容纳极限、营销管理水平等都拷问着服装企业的终端扩张热潮。
服装企业的终端扩张不仅仅在现实渠道,电子商务也成为其竞争的焦点。
近年来,电子商务为服装业创造了一个个“传奇”。11月11日,淘宝商城在“神棍节”里创造了单日销售33.6亿元的纪录。但随着整个B2C市场的迅速膨胀,一味的低质低价经营策略也导致行业内的恶性竞争加剧。
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2011年,中国服装业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产业转型的过程中正面临着一系列“阵痛”。
现在的中国服装业就像高铁一样,产能和市场急剧放大,品牌迅速增多,经销商大量增加,卖场也是成数倍到百倍的增加。很多品牌的创建,领导一拍脑袋就上马,实际上更多老百姓需要的是性价比高的火车,而不是“被”高铁。
所以,作为企业的负责人要有清醒的头脑,多想想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随大流,只有这样中国服装业的崛起之路才会显得更为平坦、持续。
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历“冰火两重天”的考验之后,中国服装业将更为成熟,将重启成长。
(服装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