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纺织网讯:
在吴江,被誉为纤维皇后的真丝绸早在明、清时期就以“日出万绸、衣被天下”的声望而闻名于世。上世纪八十年代后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吴江真丝绸产业更是进入了鼎盛时期。以真丝绸织造产业链为例,1993年吴江生产真丝绸5300万米,真丝绸出口占全国六分之一强。吴江丝绸产品质量也曾享誉海内外。在这期间,吴江丝绸产品获得江苏省和纺织工业部优质产品荣誉的有60多只,获国家金质奖3只、银质奖4只。“新生牌”、“茶花牌”真丝绸还成为江苏省名牌产品。
1994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受真丝绸原料价格大幅波动、国内外市场有所萎缩、以“东桑西移”为代表的地区纺织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涤纶纤维为代表的各种新型纤维得到开发和快速发展、价值规律对资源配置的作用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吴江地区真丝绸织造业和全国各地一样面临着严重的困难。主要表现是生产下滑、出口减少、全行业亏损,有的企业处于破产的境地。在随后十多年的时间里,吴江真丝绸织造企业伴随着市场激烈竞争进行了企业优胜劣汰的“洗牌”、企业体制的改革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被淘汰出局,一些企业则脱颖而出成为产业的“龙头”。大部分企业都改制为股份制经济或者民营经济,企业活力得到增强。自2008年爆发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吴江真丝绸织造业受到很大的冲击,2010年虽然开始复苏,但因原料价格和劳动力成本猛增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利润空间继续缩小,生产经营举步维艰。特别是2010年下半年以来,有些真丝绸织造企业由于茧丝原料价格处于高价位、工费成本上升、销售不畅等原因而处于亏损境地,有些企业停机停产,转营其他业务,有些企业竭力撑持,但也困难重重。从今年一季度开局的情况来看,真丝绸织造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出现“转型升级”的局面:经营比较困难的,“转型”改为织造化纤;经营能够正常的,继续调优设备、调优品种、提升品质、争创自己的特色和品牌,避免产品“同质化”。整个真丝绸织造业进入了新一轮的调整期。为了进一步了解整个真丝绸织造业的现状,从中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探索这个行业的发展趋势,分析脱困解难的措施,吴江市丝绸协会在6月下旬对全市十多家真丝绸织造企业进行了密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总如下。
一、吴江市真丝绸织造业的现状
截止今年6月底,吴江全市有真丝绸织造厂14家,除了平望镇梅堰社区有1家以外,其他13家企业都在盛泽镇。这些工厂都是由原来国有或集体丝绸企业改制而来,仅有一家是中外合资企业(宇集丝绸有限公司)。丝绸生产设备主要有:有梭织机721台;无梭织机388台,其中,剑杆织机338台,片梭织机50台。
从产量看,近年来吴江纯桑蚕丝织品的产量呈逐年下降趋势。详见下表:
2007~2011年上半年吴江茧丝绸产量情况表
单位:万米
年 份 |
桑蚕丝交织品 |
其中:纯桑蚕丝织品 |
2007 |
3096 |
2589 |
2008 |
2139.03 |
1765.30 |
2009 |
1954.35 |
1671.43 |
2010 |
2018.28 |
1417.50 |
2011上半年 |
716.13 |
566.55 |
尤其是今年上半年,纯桑蚕丝织品减产的幅度较大。今年上半年产量为566.55万米,去年同期为769.39万米,同比减26.4%。产量锐减最为直接的原因就是有梭织机机台的减少。协会调研得知,上半年,有一家企业彻底停产;有三家企业逐步淘汰有梭织机,减少真丝绸生产量;还有一家企业淘汰有梭织机,购买喷水织机改织化纤牛津布。去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这5家企业合计淘汰的有梭织机总量为549台。其中有6台转让给本市同行,在吴江真丝绸织造企业中,实际停止生产的有梭织机达543台。除了这5家企业以外,其他生产厂家仍在撑持真丝绸织造这个行当,生产经营虽然有困难,但运转尚属正常。
二、当前吴江真丝绸织造业存在的问题
究其一些企业真丝绸织机减少的原因,即是真丝绸织造业面临着白厂丝原料价格大起大落,特别是2010年开始厂丝价格飙涨,工资年年提升,各项生产成本越来越高,销售不畅,真丝绸织造与当地化纤织造回报率差距越来越大等多重压力。
1、原料的价格涨幅惊人
我们从吴江市缫丝企业近几年白厂丝销售价统计数据中可见一斑。
2008~2011年上半年吴江市缫丝企业白厂丝销售价格变化表
年 份 |
分 季 |
销售价格(万元/吨丝) |
2008 |
一季度 |
18.59 |
二季度 |
18.75 |
三季度 |
20.13 |
四季度 |
18.50 |
2009 |
一季度 |
17.58 |
二季度 |
18.90 |
三季度 |
21.70 |
四季度 |
25.50 |
2010 |
一季度 |
26.62 |
二季度 |
29.00 |
三季度 |
34.28 |
四季度 |
38.74 |
2011 |
一季度 |
39.30 |
二季度 |
42.28 |
从上表中可知,今年一季度白厂丝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7.63%,二季度白厂丝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45.79%。这种涨幅实属罕见。
由于今年上半年,白厂丝价格始终处于高位,原来丝绸织造厂可以赊欠丝款购进原料的方式已不复存在,丝厂一般要求用现金购买;再者,一些资金实力不足的企业,由于丝价的大幅上涨,流动资金就显得捉襟见肘,难以买进足够的原料以满足企业再生产的需要。按理说,原料价涨,只要丝织成品也随之涨价,即可化解原料成本的压力。其实不然,真丝绸贸易原本都以出口为主,由于金融危机以来欧美等地经济复苏缓慢,消费需求减弱,因此厂商对于真丝绸价格的博弈并非一件易事,真丝绸的价格涨幅要远低于原料价格的涨幅,真丝绸织造企业经济效益的缩水也在情理之中了。
2、劳动力成本持续增长
自2010年春节前后珠三角、长三角引发“民工荒”以来,吴江地区纺织业纷纷采取提高操作工工资的做法来保证企业用工的需要。这对于2010年获利颇丰的化纤织造企业来说,也许影响不是最大,但是对于处于生产经营比较吃力的真丝绸织造企业来说,无疑又是一项沉重的负担。据了解,吴江地区纺织业劳动力的工资报酬在长三角已处于较高的水平。真丝绸织造业对一线操作工本身技术要求高,增加工资跟进大纺织用工的形势,亦是必然的选择。
从走访的10多家真丝绸织造企业来看,当前一线档车工的8小时工资是2600~2700元/月,有的甚至达到3000元/月和3200元/月,与去年下半年相比,工资增长幅度为20~30%。当然,操作工的工资收入亦与看台数及产品质量挂钩,看台数在每人6至8台不等。保全工工资则高于操作工,而一般辅助工则要稍低一些。有一个小企业有40多台有梭织机,在各项增加的费用中,工资是“大头”,每月毛收入也仅20多万元,发发工资就要10多万元,企业的压力有多大也就可想而知了。
3、投资回报率不及化纤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其主要经营的目标,当原料成本、工费成本高涨,已无法获利的时候,调整经营思路和产品方向,则是必然的选择。协会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企业老板算了这么一笔账:现在100万资金用来买白厂丝,只能买2.5吨(以每吨40万元计),而用来买化纤原料,则可以买58.8吨(以每吨1.7万元计),如果用来买喷水织机,则可以购买26台(以每台3.8万元计)。按照2010年的运行情况看,化纤织造与真丝绸织造的台机利润差距很大,喷水织机织化纤绸,台机利润可达3~4万元/年;而有梭织机织真丝绸,台机利润还不到1万元/年。
真丝绸织造除了原料价格高、资金占用多以外,还具有生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工艺流程复杂等特点,而化纤织造则具有设备投资低、原料价格不高、生产周期短、工艺流程短、工人技术操作要求并不高等优势,而且在2010年化纤织造获利颇丰,所以引发了部分茧丝绸生产企业改织化纤的打算。
4、一线操作工后继乏人
为真丝绸织造企业厂长感到最为头痛的问题是真丝绸织造操作工后继乏人。吴江真丝绸织造企业大都由原国有或集体企业改制而来,其一线操作工也就是改制后留用的职工。这些职工的职业道德与技术素质都比较高,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身体特别是眼睛的状况越来越差,难以胜任真丝绸较高质量要求的操作。一些外来务工人员来本地区寻找工作,自然要“挑精拣肥”一番。到操作难度不高,环境和待遇又不差、规模较大的民营化纤织造企业去工作,当然是这些“新吴江人”不错的选择。真丝绸织造企业的老板担心,最怕的是过三年后,做真丝绸的工人真的没有了。盛泽惠方丝织厂(原目澜丝织厂)老板陆益民先生告诉我们,该厂现有织机60台,主要产品是全真丝的14101和14654素绉缎。企业有客户群,但就是工人还缺10多人,而且找工找不到,因此只开50多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问题也要在其他主要以有梭织机为主要生产设备的真丝绸织造企业日益显现出来,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瓶颈。
除了上述因素之外,人民币升值、银行或民间借贷的利率增加、出口退税下降预期等,都给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谋划带来很大的困难。无怪乎有一位企业老板坦言:真丝绸绝对是纺织行业中的精品,可谓是“纤维皇后”,但就是赚不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