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杜钰洲:以科技创新迈向“十二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1-01-18   来源:中国服装协会   浏览次数:131
  2010年11月20日–21日,由中国服装协会主办,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2010中国服装高新技术成果交流推广大会暨中国服装协会男装、女装、童装、服饰、内衣专业委员联合年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协会会长杜钰洲以科技创新为主题作了重要讲话,此次讲话内容是基于在日前召开的“全国纺织科学技术大会”上所述。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中央在“建议”中确立的“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

  纺织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重要的民生产业和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是我国“十二五”时期促进制造业由大变强的重点产业之一。根据“建议”的要求,纺织工业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这里已经鲜明的概括了纺织工业在“十二五”期间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的五大主要作用点,使纺织工业达到持续发挥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这样的市场地位。而加强这一支撑作用的主要参照系是市场需求变化和科技进步新趋势。这一重要支撑的核心内涵恰恰是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纺织工业协会将在科技进步纲要的基础上陆续扩展和深化,纺织工业品牌培育纲要、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纲要、纺织工业人才强国纲要,并尽早作出“十二五”行业完整的规划意见。

  下面我再讲三点意见。

   一、要充分认识纺织工业在“十一五”时期产业提升和转变发展方式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应对国内外复杂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在中央大政方针的指引下,全行业艰苦努力,抓住机遇,化解矛盾,战胜困难,取得了发展、提升和转变发展方式的明显进步。纺织工业协会应对2005年开始的后配额时期,释放比较优势机遇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引导行业既要防止借机重新走“大干快上”粗放发展的老路,又要积极应对挑战加快产业提升,早在“十一五”前一年,即2004年就提前公布了“十一五”纺织工业科技发展纲要,明确提出28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和十项关键成套装备攻关目标,在“十一五”期间,又对“28 10”项目进行两次细化和调整。这一纲要很快为国家各综合部门重视和采纳,从而得到了国家政策的有力支持。现在这些项目大部分已经进入了产业化推广,成为“十二五”推广项目的骨干。

  在这一纲要的指引下,凝聚了行业内外的创新资源,使纺织工业科技含量和创新能力质量效益、环境友好、劳动生产率均大幅提高,自主研发、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硕果累累,大量成果产业化,成为行业在新时期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纺织工业在“十一五”期间全要素生产率(产值),从2005年的62.52%上升到75.78%,提高了13.27个百分点,比2000年提高了31.81个百分点。“十一五”期间,新型纤维材料攻关实现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涤纶、粘胶等化学纤维走上以自主研发技术为主体的高起点、大规模、低成本的国产化道路,差异化水平不断提高,对天然纤维和纤维素纤维应用开发不断有新的进步。新型纺纱技术、新型织造技术和非织造技术、清洁染整技术、产业链系列产品开发创新技术,新型产业纺织品和生态健康纺织品技术、新型装备制造业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化技术以及数字化、智能化、纳米技术、生物技术、各种染化料助剂、溶剂、油剂、多种母粒子等精细化工技术在纺织工业应用领域有较大扩展,与纺织前沿攻关相关的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应用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和交叉学科前沿技术等的应用基础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自主品牌建设使大批本土产品在品质质量、创新活力、快速反应能力和社会责任的整体素质提升,不仅得到国内市场广泛认同,而且已经具备逐步走上了国际市场的条件。这些进步成为推动中国纺织工业从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制造环节转移正在呈现承接全球纺织服装创造力和供应链控制力高端转移以及推进在国内东中西结构梯度转移的重要基础条件。

  下面一组数据能够清晰的展现纺织服装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变化。

  ––纺织工业的发展进一步转向内需拉动。内需持续高增长和消费结构提升成为中国纺织工业发展的第一拉动力。规模以上企业在过去的四年从3.65万户增加到2009年的5.37万户,同期,从业人数增长了12.81%,创造产值增长了83.65%,人均产值按可比价增长56.82%,其中内销比重从71%上升到81%。

  ––“十一五”前4年纺织工业万元产值减排24.44%,节能38.69%,聚酯循环再生纤维产能达700万吨,年产量已经达到400万吨。

  ––从2001年到今年9月,纺织品服装贸易顺差累计10856亿美元,占全国贸易顺差的85.98%,在2006年以后,虽然机电产品和新兴产业出口增长迅速,但纺织顺差累计6404亿美元,仍占全国的60.87%。今年1-9月,纺织贸易顺差是全国贸易顺差的1.15倍。

  ––服装和面料出口的增长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十五期间,主要体现了加入WTO后比较优势的释放效应,服装出口额增长98.65%,其中数量增长的贡献率占89.93%,价值增长贡献率10.07%;而“十一五”的前四年,服装出口额增长51.41%,其中数量增长的贡献率从98.65%下降到35.49%,价值增长贡献率从10.07%提高到64.51%。同样,各种纺织面料织物出口在“十五”期间出口额增长128%,其中数量增长贡献率为74.25%,价值增长贡献率为25.75%;而在“十一五”的前四年出口增长35.36%,其中数量增长贡献率从74.25%下降到27.47%,价值提升贡献率从25.75%上升到72.53%。这是对我国纺织工业产业提升的有力验证。

  ––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和中西部大开发的宏观战略以及三年调整振兴规划影响下,今年1-9月,我国方针固定资产投资持续快速增长,而东部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从2005年的77.32%下降到53.93%,中部比重从2005年的16%上升到34.71%,西部从2005年的6.7%上升到8.36%。东部率先发展正在从数量向质量效益提升,已经有众多国内著名品牌企业在新疆落地,以往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省已经成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地区,有大批纺织工业园区正在兴建,大批新的纺织产业集群在中西部兴起。

  然而,正如“十二五”规划建议指出的,纺织工业发展形势中还存在许多粗放的、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因素,特别是经过金融危机冲击后,全行业更加清醒的感到已经实现的发展方式的转变和提升是远远不够的。更增强了加快落实“十二五”规划“建议”精神,既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又要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这使我们发布的“十二五”科技纲要中融入了新的思想、新的认识和措施。

   二、必须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紧紧抓住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个中心环节,发挥科技进步和创新的重要支撑作用,突破具有战略意义的科技难关。

  2000年,纺织工业总结“九五”期间完成大规模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任务的时候,就在全行业宣布了抓住新世纪的历史机遇,要在2020年建成现代化纺织强国的目标。经过十五时期和“十一五”时期的调整振兴、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大发展,纺织工业根据中央近期一系列指导方针的精神指引下,集中思考如何利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二个十年,加速调整升级,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纺织强国的奋斗目标。根据对国内外形势的判断和总结“十五”、“十一五”规划的实践成果,初步拟定纺织强国的四大奋斗目标,即在2020年基本建成纺织科技强国,纺织品牌强国、纺织可持续发展强国和纺织人才强国。在这四大战略目标的实践过程贯穿着优化产业结构、生产力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结构持续进行一系列战略性调整。

  科技强国是纺织强国的重要基石,品牌强国是纺织强国核心竞争力承载市场高附加价值的集中表现,可持续发展强国是纺织强国的重要着力点,也是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客观需要。

  ––信息化技术融入纺织工业的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与决策,国内外资源配置,在电子商务,物流网条件下竞争与合作,纵向与横向产业链整合全过程,是一项无所不在的具有时代标志性的战略课题。

  ––应用基础研究是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的源头。在“十二五”纺织科技纲要中特别列出具有全面战略性的重点目标。比如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普遍意义的战略性课题,影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课题,可能出现纺织产业革命性突破的课题,学科综合交叉前沿性课题等等。希望能给重点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以提示和引导,也能促进有关行政部门和大型企业、金融和风险投资机构给予应有的重视和资金投入。

  《纺织行业“十二五”科技进步纲要》的出台,目的在于,消除社会上甚至一些重要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对纺织工业的误解。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相当多的单位把纺织工业成为传统产业,而传统产业等同于老朽的产业,不需要现代科学技术的产业。因此,很多地方企业的技术攻关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事实上,所谓传统产业无非是历史悠久的产业,悠久到与人类文明同生同在同发展,人类生存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新生活的追求都首先体现在所谓传统产业的进步上,所谓传统产业实际上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又是各时代科学、技术、文化、社会发展的集大成者。马克思主义者的唯物史观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从来认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为基础,人民的国家制度、法的观念、艺术以及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央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将“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新期待”写进了指导思想中,可见象纺织工业这样急需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的消费品工业对全民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是何等的重要。纺织工业建成现代产业体系,成为世界纺织强国对于“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又是何等关键!

   三、实现“十二五”纺织工业科技进步纲要的目标,需要加快构建强有力的科技创新体系。

   在我们充分肯定中国纺织工业科技进步加快,创新能力提升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纺织科技工作总体上仍以跟踪模仿为主,原创科学成就和自主创造的关键核心技术还不多,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任务紧迫,责任重大。

  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专门在第28条中阐述了“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这是有关国家层面倡导的方向,对纺织行业都适用。全行业必须认真结合行业技术进步和提升创新能力的实际需要,认真贯彻。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解放创新活力,提升行业创新能力最重要的动力。参照“建议”中一系列构建创新体系的措施,需要行业高度重视,纺织工业协会将因地、因时组织实施。

  ––加强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建设国际行业创新体系,强化基础性、前沿性技术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和共性技术研究平台建设,加强军民科技资源集成融合(“十一五”已经有许多融合,取得重要成果,许多“十二五”课题仍在融合中推进公关),推进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产业集群、基地市的创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和行业性产品开发中心、检测中心等),鼓励发展科技中介服务,深化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改革(争取行业重点攻关项目和产业创新同盟的政策支持),完善科技成果评价奖励制度(要更好的吸引行业的有识企业,继续支持、捐助纺织之光科教基金,还要争取更多企业的支持,争取能对一些基础研究项目给予特别奖励,同时要发挥好香港桑麻基金等社会资源对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的大力支持)。

  ––重点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这是现阶段纺织行业科技研发、攻关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效果也很突出,需要进一步总结经验,推广引导)

  ––增强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动力,鼓励大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纲要提出要大于3.5%,目前有的企业达到10%),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目前,要扩大协会和地方政府合作共建公共服务平台,发挥五大服务体系的作用),发挥企业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主要作用。(纺织行业创新队伍要不断完善,特别是缺少各类领军人才和卓越工程师、卓越产品设计师、产品开发脱离市场需求,缺少时尚敏感性,闭门造车较多),改变重研究轻工程,重管理营销轻技术,鼓励发明创造。(关键技术攻关与发明有所不同,发明有一定偶然性,而在不同层面的研究员、工程师、设计师、工人都可能在不同领域有发明创造,瓦特发明蒸汽机,世界上第一台珍妮织机都是工人发明的。当代也有很多,要形成鼓励创新和发明文化)

  ––在政府层面,有关创新体系的政策措施,将不断完善。我们要充分争取政策支持。比如支持企业创新和科研成果产业化的财政金融政策,加大政府对基础的投入,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和开放共享,我国纺织类大学和研究院所、有关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也可以吸收企业投资,建成公共服务平台,协会检测中心已经通过与地方政府或企业合作的模式运作,取得很好的效果。

  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培育和发展创业风险投资。(目前,国内还没有出现纺织行业风险投资,美国的风险投资对国内企业的投资已经出现,如歌力斯)

  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这已经成为协会与国外组织合作的重要内容,对内部如何依法保护和依法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已经提上日程)

  ––抓住国家教育改革时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支持民族教育,建设学习型企业。要尊重知识、创造、劳动。尊重学校自主办学,尊重教师学生主体地位,更新教育思想和方法,改革课程设置,教育环节和内容,引导探索,思考行业难题。引导和支持大学做好培养人才这一中心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基础前沿研究和社会服务。通过教育改革革除弊端,把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贯穿教育全过程。在创新实践中培养造就宏大的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创新人才队伍,营造诚信和谐的创新环境,形成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的讨论、更加专心的研究、更加自主的探索、更加自觉的合作”。

  ––构建创新体系的核心思想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合作。科学管理思想对构建创新体系非常重要。我们已经知道,协作和分工产生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相联系着,而这种共同的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我认为在创新体系构架中,科学管理同样是创新能力的自然力。

  ––坚持开放,有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以开放的态度对待人类创造的一切知识技术,防止自我封闭,不断拓展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提升我国科技原创能力和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转变跟踪型,大幅降低对外技术的依赖程度,赢得竞争优势和主动权。

  我们一定要在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大政方针指引下,认真做到科学判断、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纺织科技进步和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力争出色完成“十二五”发展规划,并在“十三五”末建成纺织强国。

  我们的目的一定要实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