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研究 » 正文

蒋衡杰:中小服装品牌要把主战场转移至二三线城市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9-19   来源:石狮日报   浏览次数:517
  9月14日,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在石狮举行的中国服装协会服装辅料(服装关联企业)专业委员会年会暨换届会议上作了一次精彩的演讲,为石狮中小服装企业支招。

中小服装品牌不要去一线城市与一线品牌“火拼”

“一线品牌在一级城市的霸主地位是不可动摇的,也是无法取代的。中小服装品牌要想在夹缝里求生存,寻找最大利润空间,必须把主战场转移至二三线城市。”蒋衡杰这样告诫石狮的中小服装企业。

二三线城市不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国际化程度高,其城市地方特色明显,世界流行趋势的一些影响相对较少,并且当地居民都有自己的特殊爱好。蒋衡杰表示,中国二三线城市居民对产品的需求更加多元化,这对品牌产品的细分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比如在版型、款式、颜色喜好等方面具有差异。

蒋衡杰谈到,对于二三线城市的商场来说,服装的主力店招商一直是招商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二三线城市商场对于服装一线品牌往往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近几年,以劲霸、七匹狼、以纯等为代表的服装品牌多侧重在各二三线城市中构建专卖店体系,营销支持政策也多侧重在专卖店的建设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品牌进入商场的积极性。

据他介绍,对于二三线城市商场而言,经营面积并不是很大,大多在一万平方米至二万平方米,这样就并不需要引入太多的一线品牌。因为一线服装品牌进入商场往往要价很高,甚至需要商场提供装修等,商场往往很难在短时间内在这些品牌身上赚到钱。如果要规定一个品牌比例的话,应该是一三六的关系,即十分之一的国际国内一线品牌、十分之三的国际国内二线品牌、十分之三的国际国内三线品牌。

“其实,二三线城市的消费形式异常活跃,是中小服装品牌生存和发展的最佳空间。”蒋衡杰分析指出,就目前来说,中部六省消费力未全发掘。他说,随着《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出台,中部六省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发展契机。河南郑州、荥阳,湖北武汉、襄樊、枣阳,安徽合肥、望江,湖南长沙、株洲,江西南昌、九江、奉新等地有相当规模的纺织服装产业基础及成熟的专业市场,充分激发消费活力,可以给代理商带来无限商机。他特别指出,湖南人对新潮流接受力强,崇尚娱乐,加之长沙、湘潭、株洲、郴州等一批新兴城市的诞生,市民开始对品牌形成认知度,消费热情被调动起来。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中小服装品牌要想长足发展下去,在做好品质、稳住价格、创新营销的基础上,必须要拓展消费市场,把阵地转移至二三线城市,这是明智之举,也是当务之急,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关键时刻!

服装企业做强 必须实现“四化”突破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服装大国,“Made in China”的标识走遍五大洲、四大洋,“但我们还不是服装强国”。什么是“服装强国”?蒋衡杰认为,“服装强国”至少应具备四个特征:

首先,必须在全球的服装纺织产业链中占有主导地位,科研水平、技术水平和行业标准,都要做到全球领先。

其次,时尚文化必须有国际话语权。要成为伦敦、米兰、纽约、东京等世界公认的时尚中心的一员,树立起永久性的时尚风范,而非昙花一现。

再次,服装品牌的影响力应辐射全球,创造出让世界公认的名牌,通过有故事、有内涵又感人的品牌文化最终传达给消费者,并能够成为其记忆的一部分。

最后,需具备较强的全球市场掌控力,对全球服装市场的风云变幻发挥一定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提升抗风险能力。

要成为“服装强国”,前提是必须拥有一定规模的服装强企,目前包括石狮在内的一些服装企业已经具有上述四个特征中的一个,但离“强企”还有很大差距。

那么,如何才能成为“强大”的服装企业呢?必须借助“四化”实现突破。

大力建设供销网络,掌控渠道,提升国际价值链分工中的价值分配比,实现产业国际地位的突破;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科研水平,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突破;从产品、渠道、文化、服务等环节,进行价值创新,实现品牌创新能力的突破;打破城乡二元市场和沿海、内陆二元区域结构,实现一体化或差异化分工与联动,并鼓励企业业态多元化,实现产业格局的突破。

“这就需要服装企业老板有‘第二次创业’的意识。”蒋衡杰认为,在后危机时代,企业生存靠的是谋得长远、不谋一时的眼光和韬略,包括石狮服装企业在内,国内的大部分服装企业还处在价值链的低端,企业的研发投入占销售额的平均比重只有3‰,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这直接导致生产率低下,缺乏核心竞争力。鉴于此,服装企业首先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振兴。同时,要稳步升级产品、文化、渠道以及服务构成品牌的四个要素。

对于从2010年开始的服装行业的新一轮发展,蒋衡杰指出,二元化社会还是大环境,我国本身就是服装的最大生产地和消费地,如何满足庞大的国内市场需求依然是服装企业首先要思考的问题。目前,我国服装产业对消费者的划分还存在着大批量、归大类的做法,缺乏人文关怀和个性化设计。我们应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消费者群体,以此来推动企业的一体化和差异化的分工与联动,以多元化实现产业格局的突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