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半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可能出现平稳回调的预期下,6月外贸进出口交出了一份亮丽的成绩单。
海关总署公布最新数据称,6月份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2547.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达到1374亿美元,均刷新2008年7月的历史纪录,创历史新高。海关总署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指出,这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水平。央视在报道中强调,这比预期提早了一年。
6月份强劲的出口与顺差数据,延续了5月份的走向,但也再度引起了诸多“见顶”的忧虑。
多家机构及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下半年的外贸走向并不乐观。他们提醒企业特别关注8月份之后的进出口数据。
PMI滞后效应8月后显现?
海关数据显示,6月份当月我国出口1374亿美元,增长43.9%,经季节调整后,环比增长4.3%,超出大部分市场人士的预期。同时,6月进口1173.7亿美元,增长34.1%。
当月顺差再创年内新高,超过200亿美元大关。1至6月,我国贸易顺差为553亿美元,下降42.5%。相较此前官方预计的全年贸易顺差降到1000亿美元以内,此数据已基本符合其预期。
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处处长黄国华也对媒体表示,6月对欧盟出口增长43.2%,比总体出口增速低0.7个百分点,“欧债危机及欧元大幅贬值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已经显现。”他说。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对记者表示,欧债危机及欧元大幅度贬值都发生在5~6月份,而这个因素对出口订单的影响将会在3~6个月后才会显现。因此,目前单月的出口强劲并不能说明这种乐观情绪是可持续的。
他认为7月份外贸可能就要见顶了,因为国际市场再库存的乐观影响,到下半年将逐步减弱,进出口应该还是处于“前高后低”的走向。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指出,他目前不能确定外贸是本月见顶,还是下月见顶。但可以明确的是,7月前的出口都是靠之前的订单推动,8月后的新单却不尽如人意。如果再叠加上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将会使外贸企业压力进一步加大。
“今年纺织企业的原料成本已经上升了20%。”他举例说。
因此,他认为企业应该密切关注8月以后的进出口情况,并做好充分准备。
PMI 6月再度下滑,新出口订单指数为51.7%,比上月回落2.1个百分点。该指数4月份同3月份持平,5月份以来连续回落,以2个月的滞后期来看,我国出口持续回升的势头呈放慢迹象。
两大因素或致企业“抢出口”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诸建芳认为,影响6月出口的两个短期因素不可忽视。一是出口退税政策使得企业有短期“抢出口”的冲动。以钢材为例,其出口的短期波动特征明显。
二是人民币升值预期使得企业会加快当期出口。
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6月22日联合公布了《关于取消部分商品出口退税的通知》,自2010年7月15日起,取消包括部分钢材、有色金属加工材料在内的406个税号商品的出口退税。
除去这两个短期因素的影响外,鲁政委则担心,下半年可能出现“内需萎缩型”高顺差。
他发现,4~6月份表现出的外贸走强,尤其是顺差好转,大部分原因是得益于出口大大高于进口的表现。而本月在国内生产放缓的情况下,进口增速环比下降似乎在所难免。
他认为,如果到第三季度,没有新的投资来拉动经济,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出口下降但进口下降更快的局面。“综合来看,全年贸易顺差还将相当可观。只不过是"内需萎缩型"高顺差。”
但张燕生认为,人民币将保持长期稳定,小幅波动。而进口增速放缓,主要是由于美元坚挺造成的,抑制了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与机器的价格,而不是内需放缓造成的。
把脉外贸“分水岭”
三季度?
国家发改委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欧债危机及欧元大幅度贬值都发生在5~6月份,而这个因素对出口订单的影响将会在3~6个月后才会显现。
8月后?
先行指标PMI:一般而言有2个月左右的滞后期,当月其新出口订单指数环比回落2.1个百分点,5月份以来连续回落。
8月后?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7月前的出口都是靠之前的订单推动,8月后的新单却不尽如人意。如果再叠加上原材料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提醒企业关注8月以后的进出口情况,并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