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等龙头市场率先回暖
●市场成交额逐季度放量上涨
●网上商品交易市场大跃进,交易额同比增加七成以上
●专业市场逆势猛进,转型升级,显露大手笔
●会展业激活人气,交易额同比增加47.56%,成为增强市场信心的严冬圣火
●工商强化快速定性检测监管,110万公斤问题食品被阻入市
记者刚刚从浙江省工商局最新发布的《2009年度商品交易市场运行分析》里获悉,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外贸出口下滑的严峻形势,浙江市场在政府、部门、企业和市场经营户的共同努力下大力推进转型升级,迎难解困,“危”中求“机”,逆势而上。2009年商品交易市场整体破冰回暖,全年成交额呈现出逐季度快速放大的“√”型走势,单季成交额分别为2365.7亿元、2418.6亿元、2706亿元和3254.6亿元,全年交易总额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达到10744.9亿元,同比增长9.71%,其中28家省重点市场和90家区域性重点市场全年交易总额达到4820.5亿元,权重44.86%。
浙江市场逆势而上
据浙江省工商局统计,截止2009年底,浙江已建立各类商品交易市场4194家,较2008年底增加107家;年交易额亿元以上市场达到633家,较2008年增加48家,其中百亿元市场、十亿元市场、亿元市场分别达到18家、162家和453家,同比分别增加3家、23家和22家。
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在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等一批工业消费品龙头市场稳步发展的带领下,全省工业消费品类市场率先出现回暖,由第一季度的同比下降7.07%回升到第二季度的同比上涨7.07%,消费品类市场开始出现同比正增长,但同时由于市民对非生活必须品消费需求热情不高,消费品综合类市场回暖速度缓慢,消费品综合类市场回暖速度缓慢。截止12月底,全省3611家消费品类市场共实现交易额6155.8亿元,同比增长9.38%,其中773家工业消费品类市场全年实现交易额3164.7亿元,同比增长11.92%;528家消费品综合市场实现交易额586.9亿元,同比下降8.69%。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桐乡濮院羊毛衫市场、华东国际珠宝城等龙头市场继续保持趋势发展稳定,成交额分别达到411.6亿元、391.5亿元、115亿元和4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8%、10.98%、8.18%和5.24%。
生产资料市场则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和大宗商品价格剧烈震动影响明显,从第二季度开始,在国际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企稳和市场刚性需求的推动下,成交额开始出现逐季度放量上涨,成为全年涨幅振幅最大。据统计,截止2009年底,全省549家生产资料市场共实现交易额4519.6亿元,同比增长10.76%。其中,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浙江永康中国可以五金城增长势头保持良好,分别实现交易额128.7亿元和357.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9%和8.24%;余姚中国塑料城在逐步消除第一季度同比下降17.9%的消极影响后,成交额开始稳步回升,日交易量趋于稳定,全年成交额320亿元,同比增长0.95%,与2008年基本持平。钢材市场、汽车市场受国家钢铁产业振兴规划和国家减免汽车购置税、养路费等政策利好的推动,逐季度销售额均保持同比正增长走势,全年分别实现交易额1387.1亿元和334.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57%和27.28%。
2009年,我省农产品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旺盛,受金融危机冲击影响较小,成交额逐季度稳步攀升,全省2350家农产品市场全年共实现交易额2404.2亿元,同比增长11.45%。其中,蔬菜、水果、水产等商品除受到节日市场和季节性因素影响,价格出现短期小幅波动外,基本保持稳定;猪肉价格受年初H1N1甲型流感的影响,上半年继续承接2008年下跌趋势后于6月底开始出现恢复性上涨,以宁波市中心菜市场为例,精瘦肉价格已由2008年12月底的24.6元/公斤下降至2009年6月底最低的18.6元/公斤后回升到12月底的23元/公斤;食用油价格受估计大豆减产消息的影响,下半年出现一波上涨,其中嘉兴市荷花堤农贸市场12底菜籽油价格为13元/升,较2008年同期的10.4元/升上涨25%;2009年,我省茶叶市场呈现出旺销势头,成交额、成交量均出现大幅提升,其中绍兴大佛龙井上市期日均上市春茶3万多公斤,日交易额达1000多万元。松阳县浙南茶叶市场和新昌县江南名茶市场交易量分别达到2500万公斤和970.7万公斤,成交额分别达到12.8亿元和12.02亿元,同比增长106.45%和59.9%。
转型升级显大手笔
此次发布的《商品交易市场运行分析》显示,2009年,浙江市场面对金融危机的冲击,在工商、当地政府、市场主办者和经营者等各方的努力下,拓展经营理念,拓宽销售渠道,消除金融危机的阴霾,大力推进市场转型升级改造提升进程。
––网上商品交易市场发展大跃进。据浙江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继2008年推出《关于大力推进网上市场快速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后,2009年省工商局再次召开了“全省网上商品交易发展座谈会”和“网络经济服务调研”,以B2C、C2C交易模式为重点,从网络经营主体的资格确认、网络平台服运营商的自律管理、网络信用的建设、网络消费者权益维护和工商网络监管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进一步加大对网上商品交易的引导和培育扶持力度。截止2009年底,我省已累计登记网上商品交易市场38家,较2008年底增加25家,注册会员数超过40万,实现交易额942.6亿元,同比增长73%,成为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拓展市场辐射面、成功应对金融危机冲击的一剂良药。其中钱清中国轻纺原料城网上交易市场投入运营半年实现交易额69.3亿元;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网上交易增长迅猛,全年实现交易额119.7亿元,同比增加77%。余姚塑料城网上市场继“中塑仓单”之后,2009年4月再次推出“中塑现货”电子交易模式,并与20多家银行合作建立了B2C和B2B支付系统,被评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工程”,对促进全国塑料流通和我省第四方物流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一代现代化专业市场全面启动。杭州市积极推动城市周边市场群基础配套设施的建设,以启动“大交通”为切入点,加快杭州九堡中国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地铁、长途汽车站、仓储等建设,打造优越的交通、物流条件,继首批五家服装鞋帽市场率先登陆后,总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的配套商务中心杭州欧华大厦已在九堡奠基;杭州勾庄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的浙江食品市场一期、二期和2万平米的会展中心相继开业,可容纳商户2000多个,成为我省规模最大的食品市场之一。绍兴市针对浙江(中国)嵊州领带城近年来发展明显滞后、经营困难的尴尬状况,及时转变经营思路,围绕嵊州市三大产业集群优势,计划用三年时间,规划用地435.8亩,总投资约10亿元的现代化专业市场群––中国领带城物流中心已启动。2009年10月中旬,占地75亩,总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的海宁中国皮革城四期工程正式奠基,拉开市场再一次扩容和提升的序幕,实现商务网络交易办公区、裘皮服装专业市场区和皮革博物馆区三大功能区块的鼎力,“海宁皮城”股票也将于2010年1月在中小板上市。金华浙中建材市场加快提升市场定位,拓展商品种类辐射面,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斥资7亿元异地重建的新一代高星级市场项目全面启动。台州市以市场为核心,壮大万家塑料行业企业的产业基地优势,拓展产品辐射力,加快台州国际塑料城项目的建设,总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于9月开业,设立商(铺)1500余间。浙江省农都农副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杭州)、松门水产品批发市场(台州)、浙南茶叶市场(丽水)、庆元香菇市场(丽水)、舟山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舟山)等一批大型传统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整体改造提升项目相继拉开序幕,其中新一代的舟山水产品中心批发市场总投资5.5亿元,建筑面积19万多平方米,三期工程全部完成后,将实现由传统集市型交易向IC卡管理和网上交易的转变。
––农贸市场改造提升获群众好评。材料显示,2009年我省城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与农村小菜场整治工作同时展开,获得群众广泛好评。在城市农贸市场改造提升方面,温州市工商局以“总牵头、总代理、总托管”的三总方案为载体模式,2009年再次投入984万元,加大城区农贸市场的软、硬件改造提升力度,规划中的58家农贸市场已有31完成了改造提升,总改造面积5.87万平方米。绍兴市制定启动了《绍兴市中心城市专业市场总体布局规划(2009–2015)》、《2009年度市区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安排》和《2009年度市区专业市场提升发展实施意见》,并开创消费者满意“十佳农贸市场”,全年有41家农贸市场进行了整体改造或易地重建,总投入1.73亿元,其中政府已投入改造奖励资金1139万元。衢州市扎实开展农贸市场改造提升3年规划,2009列入重建和改造计划的6家县城以上农贸市场已全面完工,其中开化岙滩开发区农贸市场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合理设置摊(商)位200余个。在农村小菜场整治方面,在浙江省工商局专题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小菜场整治与规范工作的通知》,并在丽水召开全省小菜场整治与规范工作现场推进会后,各地将我省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工程向农村全面推进。如湖州市确定并出台了《小菜场规范标准(试行)》和《小菜场监管工作规范》;金华市设立专项资金,奖励小菜场内活禽经营宰杀区、水产区、卤味区等重点环节的改造。舟山市以“政府主导、工商牵头、部门配合”为原则,投入1379万元,完成了对22家农村小菜场改造和新建,改造达面积1.9万平方米。宁波鄞州区从硬件整治提升入手,按照区、镇、村三级分担原则,落实小菜场改造资金,40家市场的改造工作均已在年内全面启动。富阳、诸暨、温岭等地以“以奖代补”等形式,推动农村小菜场改造提升,其中富阳市拨付248.6万元对首批14家改造提升竣工的市场予以奖励;诸暨市计划安排1500万元资金,对该市120家列入改造提升的市场予以补贴奖励;温岭市对符合小菜场硬件设施改造标准的市场设立5-8万元的奖励资金。
––会展业人气鼎沸添新气象。面对全球金融危引起的商品价格剧烈波动、外贸出口大幅滞销等机诸多不利因素影响,活力十足的市场会展业成为提升市场品牌形象、拓展商品销售渠道、吸引国内外投资、增强市场信心的新引擎。据统计,2009年我省商品交易市场共举办各类相关展会142期,吸引参展商4.4万家,达成交易468.4亿元,交易额同比增加47.56%。义乌小商品城博会展览成交额首次突破110亿元大关,实现115.43亿元,同比增长11.4%,来自158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内外参会人士达到12.3万人次,同比增长17.2%,其中森博会、旅博会交易额分别达到16.7亿元和23.6亿元;2009年5月、10月在绍兴举办的绍兴春季、秋季纺博会,吸引境内外专业采购商4.2万人次,同比增长29.5%,实现交易额78亿元,同比增长10.4%,同时引导出口额达到88.2亿元;永康第14届中国五金博览会受到了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专题关注,以《五金博览会成交量创新高》为题揭示出全国五金行业的逐步回暖,此次博览会共吸引参展商3000余家,贸易商27.7万人次,展出产品10余万种,达成交易额82.5亿元,比上届增长8.3%;宁波余姚第十一届塑博会的开幕,有效刺激了塑料行业迅速走出上半年的行业萎靡,吸引参展商508家,达成交易额38亿元,达成外资合资合作项目9个,总计1.6亿美元。嘉兴濮院以2009中国?濮院国际毛针织服装博览会为平台,加快产业提升和向内销领域的转移进程,吸引石狮服装城、常熟服装城等全国13家大型服装专业市场前来组团参展,并吸引内资项目6个,总投资4.88亿元。
––行业指数增强信心再增新实力。近年来,随着我省大型商品交易专业市场依托地方产业优势稳步发展壮大,其发布的行业指数对引导行业发展、推动区域产业升级、增强行业信心的风向标效应日益凸显。继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小商品指数”、中国茧丝绸交易市场“茧丝绸价格指数”、余姚中国塑料城“中国塑料价格指数”和绍兴中国轻纺城“中国?柯桥纺织指数”之后,面对浙江省拥有253万亩茶园,茶叶市场特别是绿茶市场交易旺盛的优势,由丽水浙南茶叶市场和中国茶叶流通协会联合搭建的全国首个“绿茶价格指数”已在丽水浙南茶叶市场全面启动,并将进一步吸引江西、安徽、福建、四川等地茶农的云集。同时,余姚中国塑料城进一步完善“中国塑料价格指数”,在“中塑仓单”的基础上融入“中塑现货”,将传统交易和网上交易、订单交易和现货交易相结合,强化指数对市场行情变化捕捉的敏锐性,进一步稳固行业“话语权”。
强化监管维护市场稳健发展
2009年,浙江工商强化食品快速定性检测,抑制问题食品入市。在专题组织了“全省商品交易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培训班”,并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交易市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加紧落实基层工商部门新型检测设备的配备和预警系统的启用,推动工商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的提升。据统计,截止2009年12月底,全省工商系统共设立71个检测中心、84台检测车、578个检测箱和701个市场检测点,抽检各类经营场所16.6万家/次、各类食品431万批次、发现问题食品110万公斤,立案3308起。据悉,2009年浙江工商机关对全省106家基层工商部门的快速检测设备进行了更新换代,共配备5大类检测设备324台,将原有的13大类检测项目拓展到29大类,检测精度也由原有的试纸型定性检测提升到仪器型半定量检测,有效地提升了基层工商部门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其次,探索了现代化的食品安全监控与预警手段。以规范检测主体、检测对象、检测项目、检测场所以及食品分类标准化为着力点;以提高检测数据统计的准确性为标准;以实时掌握全省范围食品安全检测情况、建立完善流通领域食品安全预警与应急机制为目标,逐步在食用类商品市场推广“浙江省食品安全快速定性检测监控与预警系统”,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向预防为主、事前防范、果断处置的方向转变。再次,强化了部门联手提升监管效能。根据《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积极发挥部门优势,协调联合农业部门加大对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先后联合开展蘑菇质量安全专项执法整治工作和“十?一”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测。在9月中旬开展的全省联合整治过程中,重点加强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中销售的茄果类、瓜类、甘蓝类、叶菜类、豆类以及肉类等六大类20余种农产品质量的抽检,其中送法定定量核查检测220批次。
同时,强化市场食品准入监管,维护上市食品的质量安全。根据《食品安全法》要求,浙江省工商局重新修定了《浙江省商品交易市场商品准入管理规范》,进一步细化各类市场食品准入要求,其阶段性成效得到全国工商系统通环节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建设现场会的肯定。目前,全省63家副食品批发市场的9038户经营户实施了商品准入,其中建立台账8959户、索证票8930户、供证票8758户。农产品批发市场准入工作探索出新模式,杭州、金华等地初步建立了以简便实用、可追溯为目标的鲜活农产品“统进分户”的准入模式;宁波、嘉兴等部分有条件的农批市场建立了IC卡电子结算系统,对上市农产品进行全品种全过程管理。全省农贸市场食品准入制度基本建立。目前,全省已在1582家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准入制度,实施索证经营户12.2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