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到来的经济会像严冬一样,漫长而又冷酷。在创造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又有一个词大行其道––“无就业复苏”,听上去是不是比经济不景气好点儿?
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够救金融机构于水火之中,却不能让经济走出低谷。1月8日,欧盟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表明,欧元区国家在持续经济衰退之后于2009年第三季度走出负增长,但欧元区国家2009年11月的失业率达到前所未有的10%,创下欧元区成立以来的最高纪录。
美国情况大同小异,虽然2009年第三季度经济按年率上涨2.2%,但失业人数居高不下,11月为10%,12月可能为10.1%。按照LouisWoodhill发表的文章,美国政府在统计失业率时存在人为缺陷,政府所计算的民用劳动力只包括那些有工作的人和过去4周在找工作的人。而在经济形势变得非常糟糕的时候(就像现在),失业者会失去信心并放弃寻找工作。很多人感到绝望,他们不想找工作,宁愿打短工,因此没有被纳入统计数据之中。残酷的事实是,这批人有可能成为永远的失业者。
中国情况稍有不同,就业情况好于欧美,但是4%的城镇登记失业率与社科院蓝皮书说的约10%的调查失业率之间,存在于无法填平的鸿沟。
糟糕的就业数据只能反映两点:或者全球经济的复苏完全是货币堆出来的伪复苏,经过一段时间的亢奋就会进入长期惨淡期;或者就业只是暂时滞后,很快就会提升。不过,在经历了补库存周期后,欧美就业率仍然如此难看,对未来的就业率不应该抱太大的指望。
中国的就业得益于投资基建与进出口的复苏,这样的复苏无法持续。
基建有周期。按照《瞭望》杂志不具名专家测算,正在兴建的京沪高速铁路全线,2008年开工当年完成投资552亿元,创造了中国铁路单一项目年度完成投资最高纪录。2009年完成投资640.7亿元。根据定额测算分析,完成这一规模的投资能够产生200多万吨钢材、1200多万吨水泥、10多万吨外加剂的需求。铁路建设具有产业链长、投资和需求拉动作用大的突出特点,不仅可以带动沿线地方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还可以带动沿线地方建材、农副产品和日用品的消费,拉动与高速铁路建设相配套的机械、电子、通信、信息、环保等多个行业的发展,还可提供近60万个就业岗位。按照铁路投资与相关产业1:10比例计算,京沪高铁两年拉动内需估算高达近1.2万亿元,对促进沿线当地经济发展效果十分明显。
应该追问一句,京沪高铁建完之后怎么办?还有其他高铁。如果像日本一样,该建的都建过了呢?那失业率就不是10%,而是20%的问题了。吸纳80%就业人口的中小企业还在紧缩过程中,从身边的实例可知,有更多的中小企业主无法忍受成本的上升,而纷纷关门。截至去年年底,全国中小企业约有7.5%歇业、停产或者倒闭。
只要欧美就业率继续恶化,进出口快速拉升就是昙花一现。在这次全球金融风暴中,没有奇迹,没有中国奇迹、东亚奇迹或者美国奇迹。没有就业,就没有真正的复苏,也就不会有消费的大规模增长。
无就业复苏显示实体经济的黯淡,未来消费前景不彰。但是,各国的GDP确实多多少少取得了一些增长,这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所赐,是政府大力刺激和一些资产估值复活的结果。在1月初美国经济学会“衰退后增长抑或停滞”的年会上,大多数经济学家对未来作出了心灰意冷的预测,从2009到2019年美国GDP年均增幅约为1.9%,和过去10年没有太大的区别。
宽松的货币政策不能挽救企业资产负债表,不能让企业更加愿意投资,却能挽救银行,可以让银行家大显身手。高盛在2009年取得了自成立141年以来最高的利润,因此准备敞开钱袋子向每名员工平均派发59.5万美元奖金。去年进账不错的摩根大通也将向其高层派出290亿美元的大红包,小摩约22万名员工平均每人也可获得约13万美元的奖金。另外,即便是业绩平平的花旗,其2009年的总奖金也为53亿美元,而且该行的投行业务负责人约翰.海文斯将获得约900万美元的最高奖酬。欧洲金融机构也不甘落在美国人之后,对金融家的痛斥构成无就业复苏社会的一道奇观。
欧美对中国发起一轮又一轮贸易争端,为了争夺小利大动干戈,用上了十八般武艺。银行家的盛宴与实体企业动用政府力量残酷掠食,正说明实体经济接近休克,而金融机构在货币的滋润下畸形壮大。
中国的金融与房地产领域同样如此,虚拟经济展现出它的市场容量,很快将压倒实体经济,一枝独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