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份美国服装类产品的CPI指数大致和一年前一样(-0.1%),这意味着高企的棉花价格还没有在零售市场上反应出来。最新的2月份进口数据也没有显示价格的明显增长。大部分服装产品的到岸价格较经济衰退前的均价略低或持平。
据了解,一般服装产业的生产周期前导期一般为12―18个月,因此2010年下半年棉花价格疯涨后的高棉价,可能在今年下半年才能反映出来。剔除季节性因素,2月份棉制服装(含棉50%以上)折合为平均成本3.15美元/平方米,仍然低于衰退前的水平。考虑到本年度棉花价格的疯涨,预计在未来的几个月里服装类产品的到岸价格和零售价格都将上涨。近来美国一些面料厂和服装厂订单比较少,棉价已经让产业链的上游企业举步维艰。
但据美国棉花协会的调研数据显示,由于中国这20多年来的纺织行业欣欣向荣的发展,也给世界带去一段低通胀,高发展时期。所以海外市场的服装零售价格这些年不仅没有随着CPI上涨,反而下跌。
最近由《生活方式追踪》调研分析,美国消费者可以接受20%左右的服装价格上涨。
(中国服装协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