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业发展机遇和危机并存。国外发达国家印染业的规模呈收缩趋势,我国传统产业为印染业的发力提供了机遇。但同时,印染业的危机与压力同样存在,不仅有来自环境的压力:国家环保政策严格化;也有来自能源资源的成本压力:国家能耗限额管理以及能源资源成本上升;并且人力成本压力:人工成本上升,管理难度增加。而同行企业间竞争激烈:产品质量要求提高,绿色贸易壁垒增加等也让本土印染业感到压力空前。
2011印染年会期间,记者采访了浙江怡创印染有限公司总工傅继树,就印染节能减排的转型升级发展方向这个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利用技术优势
生产特色产品
在采访伊始,傅继树便道出转型升级,节能减排,精细管理,绩效考核这几个关键词。同时他还强调只有持续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产品结构,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效益降低成本,才能实现印染业可持续发展。
首先在降能耗,减排放,效益、环保、人文谐调发展这几个环节里,我们可以理解为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要进行设备和技术改造,优化工艺流程,节能减排从源头抓起。加强精细化管理,人员培训以及能耗成本排放绩效考核。
其中,管理者的认识以及计划决策成为重点,这里面又包含着转型升级的不同模式。说到这里,傅继树认为:印染企业领导者首先要利用技术优势、生产出有特色的纺织品。同时要下力气调整产品结构,优化工艺,形成专业化生产,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益。
细看一下,国内的优秀印染企业转型升级与节能减排都是紧密相连的,这些已有的经验证明了虽然部分企业产品提高产品质量会导致工艺复杂,甚至可能会增加能耗和排放,但是真正做得好的企业却是通过产品档次提升,专业化程度加强,一次成功率增加,从而促使生产效益明显提高。而各种能耗、各项排污就会明显下降,因此转型升级能促进节能减排。
调整产品结构
形成优势产品
印染企业要调整产品结构,形成优势产品,傅继树在受访中不止一次地强调。他说:“印染企业只有结合自己的特点,抓产品结构调整,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才能把市场份额做足,批量做大,工艺做精,成本也自然会下来,质量也会提高,品牌功效随之可以建立形成持续发展。”
印染企业的设备改造是基础之重。这包括设备自动化控制和在线检测技改、关键设备的更新、设备的维护与保养以及设备自动化控制和在线检测技改等方面。
此外,这里面还包含着对现有正常设备积极进行自动化技改,这样不仅投资少、而且见效快。提高生产控制精度,从而提高了产品质量和档次,减少回修,降低成本。例如,丝光机可采用碱浓度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退浆精炼机可以采用助剂浓度自动控制系统、双氧水漂白浓度自动控制系统、烘干机织物含水率在线检测与蒸汽自动控制系统、染色机水位水量自动控制系统等。
在傅继树看来,企业对于关键设备的更新意识应逐步提高。对于能明显提高产品质量,减少能耗的关键设备应重点技改,早更新早得益。如采用气流染色机代替液流染色机,能大幅度降低水的消耗,使浴比从1∶8~10下降到1∶3~4,从而又可大幅度节省水、蒸汽、助剂,并且产品成功率高,排污减少。高压轧车代替原轧车用于烘干前轧水,虽需化费10万元左右,但轧水效率提高近20%,可降低蒸汽消耗。冷轧堆前处理和冷轧堆染色设备的应用,可明显降低水电汽能耗。小浴比染色机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平幅前处理设备不但能提高产品质量,而且能减少能耗和排放。安装锅炉燃煤自动控制系统,成本低见效快,省电省煤明显。
技术创新是核心
在探讨技术创新这个话题时,傅继树用了四个积极,一个提高,一个重视来诠释他对这个话题的理解。
首先是积极采用新工艺。现在很多织物都是采用双组分,甚至是三组分、四组分,要大胆开展“炼染一浴法染色”和“不同性能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试验与应用。如分散染料、活性染料浅色一浴法染色工艺,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分散染料、阳离子染料、直接混纺染料一浴法染色工艺等等。针对难度高的织物也可采用一浴二步法染色工艺,如N/R织物就可采用活性一浴二步法染色。很多含棉织物可以采用冷轧堆前处理工艺,很多含氨纶织物可以采用平幅前处理工艺,不少织物也可变染缸前处理为平幅前处理等等,从而缩短流程,降低能耗减少排放。
其次是积极采用新染料。产品质量的提高和生产过程一次成功率的提高,离不开染料质量的提升,所以企业要积极采用高质量高性能的新染料。不少一浴法工艺也离不开新染料的采用,特别是高稳定性的活性染料。同时还应积极采用新助剂、高效助剂。短工艺流程往往离不开新助剂和高效助剂,例如练染一浴法是建立在高效练染一浴助剂基础上,含棉织物采用茶皂素代替碱氧工艺可以缩短工艺时间减少污水排放量,产品质量也稳定,是值得应用的前处理新助剂。活性染料染色后的高效皂洗剂还可以缩短皂洗时间降低皂洗温度。
最后是积极采用新设备,可从工艺技术改变出发,采用新设备往往可以减少污水排放,稳定质量。例如连续式的平幅前处理,特别是针织物平幅前处理。
要跳出低价竞争的怪圈,转向以质量取胜,同样的面料,同样的工艺过程,但质量控制标准不同,其价值相差很大。转型升级的根本问题首先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缩小我国产品与国外同类产品质量差距。傅继树强调说:“一定要紧紧抓住现有产品质量不放,特别是常规产品。尤其要重视现在市场与客户对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如耐汗光复合色牢度,耐日晒色牢度,耐氯色牢度等,要加强染料的筛选。”(中国纺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