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中国时尚同盟与服装节组委会联袂推出先锋设计师作品联展,11名已经在时尚界崭露头角的中国新锐设计师发布了他(她)们新设计的作品。“融合时尚精粹、传承创新精神”,第十五届宁波国际服装节对创意、设计显得尤为重视。不少服装企业也认识到生产能力强,但设计、创意能力较弱已经成为制约行业升级的短板,加大对设计的投入,聘请洋设计师,巧借“外脑”成为一股潮流。
设计能力欠缺是硬伤
“中国服装业的设计开发还停留在抄袭、模仿阶段。”记者在服博会上采访到的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市场变化太快,大环境让大家都变得浮躁,难以静下心来潜心研究整个服装业的变化,更难以让品牌沉淀,谁都不愿花太多时间在价值链高端去打磨。他认为,中国服装业真正原创的颠覆性设计太少了,设计上都是微创新。显然,微创新无法真正影响世界时尚界,也无法改变我们在价值链设计端的地位。
“中国服装企业中,男装在设计上投入得更少,60%的男装至今还没有设计团队。”2011中国服装高峰论坛上,上海晨锦服饰咨询有限公司CEO、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兼职教授张喆认为,设计是产品和品牌的灵魂。
张喆分析,服装业的业态发展可分为裁缝业、成衣业、时装业、时尚业4个阶段。裁缝业阶段靠手艺和客户关系取胜;成衣业阶段靠规模化经营,降低单位成本取胜;时装业阶段靠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取胜;时尚业靠品牌形象和客户服务取胜。宁波大多数服装企业处于成衣业向时装业和时尚业转型的阶段,需要提升软实力,更需要通过创意、设计来赚钱,企业更要尊重知识与智力。
打造设计师团队
杉杉股份副总裁李启明认为,服装品牌设计和研发需要从产品企划到商品企划转变。一个设计师带动一个潮流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除非这个设计师站在金字塔塔尖。即便如此,也离不开商业化、市场化。就算尖端设计师设计的品牌,也要靠团队总结出的数据作支撑,再由设计师提炼出主题理念。
张喆认为,打造设计师团队更重要。时装品牌的产生与发展,并不仅仅靠设计师能设计出几个好的款式,而是要在千变万化的服装中创造出一种既有鲜明艺术特色,又适应市场潮流的品牌风格,并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保持这种风格,从而培养出一个相当稳定的忠实顾客群体,这是产生时装名牌的基本条件。
据了解,一些领先市场的女装品牌在设计上都拥有国际化的设计团队,在设计上肯投入大量资金。国内不少服装企业认识到设计团队的重要性,有的向中国港、澳、台地区及韩国、日本请设计师,法国、意大利等大牌设计师的身影经常在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出现。
“我希望宁波的服装企业尝试开辟与设计师工作室合作的渠道,利用设计师团队升级服装产品。”中国新锐设计师代表余涵恩告诉记者,目前长三角已经形成一批颇具创新精神的产品设计与品牌经营人才,他们受过正规的高等教育,都有着良好的文化背景,很多人在国外深造过,也在服装界有过从业经历,甬企不妨尝试与他(她)们的设计师工作室寻求合作。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孙瑞哲表示,中国服装界目前正在进行“新锐中国计划”。该计划以青年设计师为发力点,从产业链内部整合,串联上游纱线、面料品牌与下游服装品牌,形成产业链的创意联动之势。“随着年轻消费群逐步成为不容忽视的消费力量,新生代设计师和设计师品牌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中国时尚力量和时尚价值的重要体现。”孙瑞哲说。
请设计“外援”渐成潮流
服博会上,记者注意到,企业不惜重金请来设计“外援”渐成潮流。如斐戈集团聘请了意大利籍时装设计师,这位设计师以个人设计师品牌,在欧洲开设了100多家专卖店,在日本也开设了3家店,在当今意大利时装界排名位居第十二位。
罗蒙集团总裁朱绪龙告诉记者,为了让产品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契合市场需求,公司在米兰、巴黎、东京、汉城等城市都有设计室。这些设计室以国外工作人员为主,也有中方人员。
康楠服饰是一家以外销为主的企业,该公司总经理张国萍告诉记者,为了提高产品在国外市场的接受度,公司根据不同国家客户的特点,分区域聘请知名设计师,“销往法国的产品,我们请法国设计师操刀;销往意大利的产品,则出自意大利设计师之手。”
太平鸟一年要投放5000多个新款,平均每天有10多个新款上市,其中也有不少设计出自“洋设计”之手。“我们借鉴国外元素,借力国外设计师的智慧和创意,但主要产品的风格、定位,还是由自己主导。”太平鸟集团董事长张江平告诉记者。
市服装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晓峰也提醒企业,洋设计师的作品能否符合国内情况是最大问题,有时可能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状况。但是,不管请不请西方设计师,出于提升品牌附加值的需要,宁波服装都应该接触国际流行资讯,学习国际设计大师的成功经验和成熟的品牌运作模式。(中国宁波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