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一轮又一轮紧缩政策的实施,市场上资金链出现紧绷,而中小企业的困境也愈演愈烈。就在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浙江民企的生存困境仍在蔓延,浙商投资研究会秘书长蔡骅称,温州目前有大约36万家中小企业,其中30%处于半停工或停工状态,与此相应的是,中小企业钱荒突出,民间借贷利率越走越高,借贷崩盘风险若隐若现。
珠三角中小企业生存的困境如何?此前具体的细节不得而知,但同城有媒体报道的情况或许可以管窥一斑,近日媒体称:素有“牛仔之都”美誉的广东省佛山市均安镇,近半年来近100家牛仔服装企业先后倒闭。东莞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也表示:东莞企业与长三角企业一样,目前到了2008年以来最危险的时期。更有人称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危机状况超过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时的压力。
为了还原珠三角各个地市中小企业的实际状况,南方日报珠三角经济报道团队再次凝聚起来,在各地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资金富余与资金短缺同时存在,倒闭潮未出现,亏损成为常态,珠三角微小企业生存艰难。
广州:银行借贷难
广州市经贸部门专题研究发现,目前,广州市暂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情况。由于今年银行信贷规模大幅紧缩,广州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难,在向银行融资碰壁后,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融资渠道。
最近,白云区一家从事手工艺术品行业的林老板一直愁眉不展。“生产成本上涨,利润不断压缩,资金开始紧张,银行又不给贷款”,“找钱”成了林老板最重要的事情。
这并非个案,实际上目前找钱已经成为多数小企业的大事情。广州市中小企业投融资公共服务网络平台的一项“中小企业融资现状调查”显示,针对“企业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这个问题,有五成的投票者选择“资金”,其次才是人才。鉴于参与投票者不多,记者又采访了多家中小企业负责人,得出的结果与调查结果大致相当。
有专家表示,由于中小企业积累少,往往无法提供自有房地产作为抵押。尤其是在广州城区,大量的专业市场均以商贸企业为主,经营场所多为租赁,银行往往难以接受经营租赁权质押而给予商贸企业信贷支持。
大部分银行均需对公司授信客户进行评级,较差的财务报表致使大部分中小企业无法达到银行授信客户评级最低准入门槛。
“融资难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是个老话题了。”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怡隆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名高表示,据其了解,广州确实有一些中小企业倒闭,但是他认为,中小企业倒闭更重要的因素是人力、材料成本上涨,厂租、房租等也在成倍上涨,“熬得过就熬下去,熬不下去只能倒闭”。
“广州的中小企业老板都比较实在,看菜吃饭,有多少钱干多大的事情。”吴名高说,他所接触的很多中小企业老板遇到“差钱”时,往往通过拆借的形式融资,主要是靠信誉在熟人圈中谋求民间借贷。
记者了解到,广州市经贸部门前不久还专题研究近期广州市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情况。广州市中小企业局最新简报显示,由于今年银行信贷规模大幅紧缩,广州中小企业申请贷款难,在向银行融资碰壁后,纷纷将目光转移到其他融资渠道,中小金融机构、民间借贷和典当行业等新兴融资途径在中小企业成功融资的占比不断提高。
该简报称,2008年金融危机淘汰了广州一批技术落后、抗风险能力低的中小企业,生存下来并持续经营的中小企业基本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抗风险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目前广州市暂时没有发现大规模的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倒闭的情况”。
如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这一难题?记者了解到,广州正在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广州市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注册中小企业用户达6819家,融资需求总额近59亿;进驻金融机构34家,发布中小企业融资品种126个;平台融资对接215次,涉及融资金额近70亿元。
广州还成立了市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联盟。该“联盟”将金融、担保、投资机构联合在一起,可实现信息共享,使企业今后寻求融资有望如同进“金融超市”,产品选择更多,成功可能性更大。截至5月末,已有包括融资担保机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投资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服务机构在内的49家单位加入该联盟。
广州市中小企业局相关负责人透露,广州从今年起的5年内,每年均拿出1亿元作为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
佛山:资金链压力大
顺德近来牛仔服企业倒闭一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尽管“倒闭潮”在佛山尚未出现,但由于资金链压力以及成本高企,许多中小企业出现亏损情况。“80%的企业在资金上都吃紧。”佛山市副市长李子甫坦承,今年经济形势比金融危机时更严峻,特别是对小型、微型企业影响重大。
记者从南海区统计局的一份数据中发现,今年以来南海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就呈下滑现象,前2月,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达到331家,亏损面达到15%,同比扩大6.6个百分点。亏损额2.12亿元,同比增长36.0%。所幸的是,第二季度“面”亏损情况稍有缓解,亏损企业为292间。
然而,由于今年广东启用新统计标准,规模以上企业全年主营业务收入提高至2000万元以上,而南海10万家中小企业仅有3000多户符合规模以上标准。这意味着在南海,甚至整个佛山有超过90%规模以下中小企业的真实情况并没有在数据中体现,而这部分企业群体可能存在更大的亏损面。
成本高企导致企业利润吃紧。佛山市纺织行业秘书长吴浩亮认为,原材料价格暴涨暴跌导致部分企业抵挡不住,各方面的成本都在涨价,形成一个辅料涨价的高潮,利润削弱得很厉害。
在顺德,家具企业成本春节以来至少增加了13%。由于报价半年一次,许多订单只能自己消化成本上涨,企业压力很大。而根据顺德一份调研报告显示,企业综合成本与去年同期相比普遍增长,主要包括人工成本和原材料采购成本上涨,整体涨幅普遍在20%以内。
由于成本上涨,企业的订单价格已不具备优势。在传统出口行业纺织业,订单流失严重,不少订单往越南、印度转移,且欧美市场萎缩使企业出口订单削减,行业总体出口情况已经不容乐观。
“现在资金链压力确实大。”三水一家铝材加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资金紧张,现在当地一些小企业选择“有多少,做多少”,根据资金情况调整、压缩生产规模,有些订单即使送到眼前也不敢接受。
李子甫表示,佛山80%的企业在资金上都吃紧,20%—30%的企业感觉到很紧张,预计要明年5月过后才会有所改变。
由于银根紧缩,许多企业转向非银行渠道借贷。记者调查了解,目前佛山已有8家小额贷款公司正在营业。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小额贷款利率普遍翻了一番,达到基准利率的2倍。
即使是银行,其个人小额贷款的利率已按照基准利率上浮10%—30%,而一些民间借贷机构,现在的年利息率已达30%以上。
目前,佛山政府已经与国开行合作,将本地优秀中小企业打包发行债券融资,首单拟发额度20亿元,预计年内完成发行。同时,佛山第9家小额贷款公司已获审批,即将开业,佛山的计划是在2012年实现15家小额贷款公司的规模。
中山:多重成本上升
日前,中山市经信部门对市内131家规模以下企业调查结果显示,93%的企业净利润率低于5%,68%企业反映综合生产成本高于去年。受原材料涨价、油价上涨、劳动薪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运输、销售、人工等多重成本上升。据统计,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大幅回落,第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比一季度回落9.2个百分点。
以休闲服装为名片的中山市沙溪镇,在这个小镇上聚集着上千家大大小小的服装企业。然而今年以来,这数以千计的服装企业,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国际订单减少等影响,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据中山市相关部门调研统计,越来越多的中小服装企业因无法承受生产成本压力,可能面临停产或倒闭。
然而,不堪成本压力剧增而困难重重的不仅仅是服装行业,包括灯饰、家具等行业面临着同样的困境。
“年初每公斤200多元的三基色荧光粉,短短半年时间上涨10余倍,现在3000多元一公斤。”澳克士照明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三基色荧光粉是生产节能灯的主要原材料,而节能灯行业经过10余年的发展,价格已经非常透明,涨价空间非常有限,三基色荧光粉价格剧涨对它们的杀伤力都非常大。
在记者采访过程中,中山市内不少企业主表示,与往年相比,当前企业融资更难,成本更高,在成本高企的同时,企业资金链随时有断裂的可能。
小榄某五金企业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经常面临资金难题,但一般都是找朋友或者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没有想过去银行贷款,手续相当麻烦,而且贷到款的几率很小。”
事实上,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市场流动性收缩,商业银行放贷能力降低,中山市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亿元,融资难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据统计,目前中山中小企1年期融资成本已超过11%。不少企业如大桥化工、日先陈列用品公司等企业表示融资难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惠州:传统领域资金缺口率上升
“不见星星,也不见月亮”,这句话常被惠州人用来形容当地中小企业的规模特点,即数量不多、规模不大、名牌产品少、科技含量低等。特别是今年,在央行不断收紧银根的形势下,大批中小企业开始面临“钱荒”,而多数企业更是贷款无门,正备受煎熬。
根据惠州市中小企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市中小企业有4万多家,其中民营企业3.95万户,占据了90%以上;而今年1到6月,该市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331亿元,增长13.6%,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36%。诚然,无论是从销售情况还是盈利能力来看,今年大部分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并不比往年差,但这一情况却增加了部分企业主对未来资金短缺的恐惧感:今年上半年,惠州市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累放却比去年同期减少了40.29亿元,减幅达21.47%;企业资金缺口率达27.3%,同比上升了6.0个百分点。
“从去年底开始,我们从银行申请贷款就变得越来越难了,而民间信贷现在的月利率都已经达到了两位数,借了肯定还不起,让人感觉进退两难。”惠州一家制作家居和办公工艺用品的企业负责人杨先生受资金链紧张的困扰已经有好几个月时间了,他说,自央行连续5次上调准备金率后,基本上惠州所有的中小型银行可贷资金都紧张了起来,就在今年5月下旬,中短期限的银行间市场拆借利率曾一度达到5%以上的高位。
同时,由于多数中小企业的行业利润相对较低,通过民间借贷来维持生产和发展就显得十分不划算。杨先生告诉记者,如今惠州的民间借贷月利率已经达到了10%至20%,即使借了钱维持生产,以现有的利润空间也是还不起的,因此,他宁愿减少生产,能勉强维持企业的基本运转就行。
不过,在看似“钱流”紧张的背后,市场却呈现出冷热两重天。记者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就在有的小企业不得不缩减规模时,一些大企业却似乎“不差钱”,继续买楼买地搞开发,特别是在制造类、商贸类、传统类工业行业整体“缺钱”时,惠州市投资类领域的资金却相对充裕。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惠州中心支行(简称“惠州中支”)对今年上半年惠州金融运行情况分析显示,截至6月底,惠州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333.8亿元,同比增加27.1亿元,而且增速位列珠三角第一。尤其是分行业看,人民币信贷主要投向了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电气水的生产和供应,其中,用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额达到了42.7亿元,占据了信贷投放总量的40.68%。
与此同时,除了金融机构贷款主要投向房地产外,据惠州中支民间融资监测估算,惠州房地产行业所借民间资金也已逾几十亿,而作为房地产价格上涨较快的地区之一,一旦房地产市场受“限购令”影响其拐点真正来临,惠州目前的房地产价格将难以支撑其民间融资的高息压力,垮塌的风险较大。
由此,以上这种现象也凸显出当前惠州市场上资金流动的结构性矛盾,具体而言就是有的行业因融资链紧张不得不缩减规模关门停业,有的行业却因资金扎堆带来产品价格畸高,泡沫化现象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