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纺织品服装贸易呈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国际市场需求稳定,出口延续2010年的增势,累计实现25.8%的增长,其中3月份当月增幅高达50.6%。下半年,欧、美、日主要市场经济低迷,外需下滑,加之劳动力成本上涨、主要原材料价格波动、资金短缺及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逐步回落,年终最后两月的增幅均跌至个位数。受出口增速下滑拖累,进口增速也显现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累计进口增长18.9%,下半年增幅回落迅速,12月更是出现年内首次负增长。在整体外贸环境不利的形势下,纺织品服装贸易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2011年,纺织品服装贸易增幅低于全国货物贸易增幅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低0.2个百分点,进口低11个百分点。数据看点◆全年纺织品服装出口量负增长主要是受服装拖累,服装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89.7%和131.9%,量降价升趋势明显。◆2011年,我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376.7亿美元,增长11.7%,在三大市场中增长最为缓慢,增幅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全国70%的企业实现出口增长,其中3/4的大型、超大型企业实现出口增长,而出口额低于500万美元的中、小、微型企业仅有2/3实现出口增长。◆主要商品进口平均单价全面上涨。纱线、面料分别上涨24.1%和10.3%,其中棉制品和毛制品上涨最快,化纤制品涨势略缓。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累计达36420.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长22.5%。其中,出口18986亿美元,增长20.3%;进口17434.6亿美元,增长21.9%。贸易顺差1551.4亿美元,收窄14.5%。2011年,纺织品服装累计贸易额2710亿美元,增长19.5%,其中出口2479.6亿美元,增长20.1%,进口230.4亿美元,增长13.9%。进口、出口均创历史新高。累计顺差2249.2亿美元,增长20.7%。贸易方式一般贸易主力地位攀升加工贸易“含金量”看涨伴随着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产品结构的逐步优化和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一般贸易的主力地位日益牢固,进出口比重逐年攀升。2011年,一般贸易进出口额占比达到72%,其中出口占75%,进口占35.4%,分别较上年扩大了2个、1.4个和5.8个百分点。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22.8%,其中出口增长22.3%,进口增长36.4%,均超过平均增幅,进而带动整体出口增长16.5个百分点,拉动进口增长10.8个百分点。与一般贸易截然相反,近年加工贸易份额逐渐缩减。2011年加工贸易额占比减至20.3%,其中出口仅占16.8%,进口占比更是从2007年时的81%降至58%。虽然份额下降,但加工贸易的“含金量”在逐步提高。2002年~2011年十年间,纺织品服装的加工贸易增值率以年均13.5%的速度保持增长,2011年已达到212.8%。近年,小额边境贸易出口波动较大。2008年出口增长一倍以上,2009年则猛降近50%,2010年呈恢复性增长,2011年实现26.5%的增长,增速加快,超过平均水平。保税区贸易发展较为迅速,成为纺织品服装贸易中新的增长点。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贸易近5年出口平均年增速达到30%。2011年,贸易额增长34%,其中出口增长29.2%,进口增长51.5%,出口、进口占比分别为2%和6.3%。出口概况价格提升拉动出口金额增长服装出口量减价升趋势明显2011年,我国纺织品和服装出口实现全面增长,出口额分别为947.1亿美元和1532.4亿美元,分别增长22.9%和18.4%,服装增幅落后于纺织品。价格提升成为出口实现增长的主要因素。2011年原材料价格、工资水平延续上年的涨势,企业融资难带来的贷款成本上升等因素使出口企业面临被动涨价的局面,大类商品的出口价格全面上涨。其中纱线上涨20.7%,面料上涨17.2%,针织、梭织服装上涨20%,涨幅均超过上年。从出口指数上看,纺织品服装的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93.8%和128.02%,出口数量实际为负增长。分析发现,出口量负增长主要是受服装拖累,服装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89.7%和131.9%,量降价升趋势明显。纺织品数量指数和价格指数分别为101.2%和121.45%,出口量仍表现为增长。纱线、面料出口近年持续增长,2011年纱线出口量、值分别增长1.1%和20.7%,2007~2011年年平均增幅为2.5%和10%。2011年面料出口量值增长8.4%和26.8%,近5年平均增幅为6%和13.7%。而占出口额2/3的服装,其中主要是针织服装和梭织服装的出口额虽然年均增长了6.4%,但出口量却为负增长。2011年,针织、梭织服装的出口量下降1.8%,其中针织服装下降0.6%,梭织服装下降4.2%。即使是低价走量为主的棉制、化纤制服装,出口量也出现3.2%的下降,其中对主要市场美国下降7.1%,对欧盟出口下降4%。贸易伙伴对主要市场出口增速放缓对新兴市场出口持续发力市场份额入世以来首下降2011年,欧债危机风波迭起,美国、日本经济复苏艰难。在如此复杂、不利的贸易环境下,我国纺织品服装对主要市场全年出口仍实现增长,上半年一直保持稳定增长,进入下半年,尤其是三季度末开始,对主要市场的出口增速则全部回落,我国市场份额出现入世以来的首次下降。欧盟市场:经济陷入停滞,对欧出口增幅回落4个百分点。欧债危机爆发将欧洲经济拖入泥沼。从近期欧盟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欧盟经济增长已经停滞。欧盟经济增长率第三季度环比增长0.2%,增幅与前一季度持平,远低于第一季度的0.7%。其中深陷危机核心的大多为早期加入欧盟的国家,如希腊、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等。欧元区已出现衰退信号,欧元区1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自11月的-20.4下滑至-21.2,连续第六个月下滑。2011年我国对欧盟累计出口534.5亿美元,增长19.7%,增幅较上年回落4个百分点。美国市场:经济走势前途未卜,对美出口增长缓慢。尽管经济数据出现好转,四季度美国GDP的年化环比增长率达到了2.8%,但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并不牢固,复苏之路依然漫长。消费情绪下滑、失业率高企、房地产市场低迷、巨额外债始终是困扰美国经济的多重难题。2011年,我国对美国纺织服装出口376.7亿美元,增长11.7%,在三大市场中增长最为缓慢,增幅较上年回落11个百分点。日本市场:经济复苏无望,灾后需求回暖昙花一现。2011年,日元迅速升值与“3·11”大地震严重打击了日本的出口,造成日本31年来首次出现贸易逆差,日本经济复苏的预期全面落空。我国对日本累计出口271亿美元,增长20.8%。受震后需求回暖的影响,年中一度出口增长较快,连续两个月增幅达到30%以上,但进入四季度后增幅迅速回落,12月仅增长5%。东盟及部分新兴市场:2011年,我国对欧美日三大市场的出口合计1182.2亿美元,增长17.3%,占出口份额的47.7%,占比较上年下降1.1个百分点。而我国对三大市场外的其他市场增长了22.8%,增幅超过传统市场。其中对东盟出口198.6亿美元,增长34.1%,对非洲出口增长25.1%,对拉丁美洲增长38.1%,对中东地区增长26.9%。2011年,我国与东盟地区双边贸易额累计达219.4亿美元,增长33.8%。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纱线面料出口市场,2011年对东盟纱线面料出口额同比增长34.4%,占我国纱线面料出口总额的18.7%,占比较2005年扩大了7.2个百分点。多年来,“中国制造”深受全球消费者的欢迎,在国际市场地位稳固,即使上一轮金融风暴肆虐的2008年,我国纺织品服装在欧盟、美国和日本这三大主要市场中所占份额仍保持增长。但2011年,份额均出现回落。根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服装办公室(OTEXA)发布的数据,2011年1~11月美国自中国进口MFA项下的纺织品服装共计233.6亿平方米、378.9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量和进口总额的比重分别为46.8%和40.2%,占比较上年分别下降了0.1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据欧盟统计,2011年1~10月欧盟自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550.8亿美元,占其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1.7%,占比较上年下降1.2个百分点;据日本统计,2011年日本自中国进口纺织品服装315.9亿美元,占其进口额比重为74.9%,占比较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这是入世以来我纺织品服装在这三大市场所占份额首次回落。外贸企业民营企业出口增速夺魁中、小、微企业贸易普降2011年,民营企业出口地位进一步提升,出口额达1385.3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5.9%,占比较上年扩大2.5个百分点。同期国有及国有参股企业和三资企业所占份额持续缩减至15.6%和28.4%,分别较上年缩小0.6个和1.9个百分点。三大类企业出口全部实现增长,其中民企增速最快,增幅达25.7%,国企和三资企业分别增长15.8%和12.4%。全年出口企业达到80000余家,比上年增加了5700余家,再创新高。其中民企占73%,出口企业个数增长11.2%,国企和三资出口企业个数则继续萎缩。全国70%的企业实现出口增长,其中大型企业的处境相对好于中、小、微型企业。3/4的大型、超大型企业实现出口增长,而出口额低于500万美元的中、小、微型企业仅有2/3实现出口增长。在出口下降的企业中,中、小、微企业则占到90%以上。区域出口江、浙两省风头最劲全国90%以上的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出口全部实现增长。前五大出口地浙江、广东、江苏、上海和山东的出口额合计达到1851.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74.7%,占比较上年下降近1个百分点,合计出口增长18.5%。其中浙江和江苏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上海、山东和广东的出口增幅则低于平均值。近年,广东在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的地位逐步下降,2011年出口占比仅有17.2%,比五年前的2007年下降了7.3个百分点。同期,福建的出口份额逐年扩大,2011年,福建出口176.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增幅较2007年扩大了2.6个百分点。从全国三大地理区域来看,目前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出口比例尚未发生明显改变,东部地区仍占绝对优势。同时,东部地区也仍然是出口增长最快的区域。2011年,东部地区出口增长20.2%,中、西部则分别增长17.5%和19.8%。进口概况服装进口增速赶超纺织品纺织原料进口量值双增长2011年,大类商品进口额均实现增长。纺织品进口190.3亿美元,增长7.4%,其中增长最迅速的是纺织制成品,增长11%,制成品中家用纺织品增长60.2%。纱线、面料进口增长幅度不大,分别为7.5%和5.9%。服装进口增长59.4%,增速超过纺织品。其中针织、梭织服装增长63%,毛皮革服装增长115.5%。近年,纱线、面料的进口量出现走低的趋势,2011年纱线进口160.8万吨,在近五年中仅高于2008年,同比下降13.4%;面料进口量更是逐年缩减,2011年创出近五年的新低,同比下降4%。纱线面料进口量下降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出口增速放缓的影响,但更主要的原因是我国在纺织产业链上游的制造技术提升,面料自给率提高。主要商品进口平均单价全面上涨。纱线、面料分别上涨24.1%和10.3%,其中棉制品和毛制品上涨最快,化纤制品涨势略缓。针织、梭织服装上涨20.9%,其中丝制、毛制服装上涨最快。纺织原料全年进口突破500万吨,达到510.8万吨,进口金额153.3亿美元,量、值分别增长7.4%和48.2%。其中主要进口商品棉花、羊毛和化纤进口量值全部实现增长,棉花进口量达到336.5万吨,增长18.5%,进口额达94.7亿美元,增长67.4%;羊毛进口量、值分别增长1.3%和45.7%;化纤进口量、值分别增长3.4%和26%。蚕丝和毛条进口下降,且降幅较大。原料进口单价全面大幅上涨。其中棉花全年平均单价为2810美元/吨,上涨41.2%,羊毛上涨43.8%,化纤上涨22.1%,毛条上涨37.3%,蚕丝上涨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