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消退,中国遭遇的贸易摩擦正从低端产品向高科技产品蔓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从产品层面向产业、政策层面蔓延,出现了一些值得警惕的新动向。
作为贸易摩擦的最大受害国,中国面对的贸易保护压力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消退渐渐减轻,反而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在正在举行的第108届广交会上,许多外贸企业对新一轮的贸易摩擦忧心忡忡,并且开始提前预警,加强防范。
高科技产品遭调查,贸易摩擦从低端向高端蔓延
9月16日,欧盟委员会再次对中国数据卡发起反补贴调查,涉及金额约41亿美元,此案不仅成为迄今中国遭遇涉案金额最大的贸易救济调查,也是此类高科技电子产品首次出现在中国的贸易摩擦中。
今年以来,贸易摩擦案件出现一个值得关注的迹象 贸易救济调查开始从低附加值产品,如纺织品、轻工产品等,迅速扩大到机电、医疗保健品、化工产品、微电子产品、食品土畜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
长期以来,低成本、低价位、低技术含量一直是我国出口产品屡遭贸易救济调查的主要原因,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也是众多企业对抗贸易摩擦的“法宝”。为什么在新一轮的贸易摩擦中,这些高端产品也“在劫难逃”呢?
国际金融危机过后,发达国家提出重振制造业,一些国家还表示将通过扩大出口来缓解国内贸易赤字问题,这使得中国的中高端产品领域面对发达国家的直接竞争,成为贸易保护指向的新领域。
“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面对的贸易摩擦从低端走向高端也是一个必然的过程。这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通过转变发展方式,使得自己的高科技产品越来越具有国际竞争力。”在此次广交会上,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告诉记者。
中国产品深陷重围,贸易摩擦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扩散
来自世界银行日前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尽管中国出口总量还不到全球的10%,但全球47%新发起的贸易救济调查和82%已完成的案件都针对中国。除了贸易救济调查之外,还有一些国家针对中国商品直接实行了贸易保护措施,在今年全球新启动的15项贸易保护政策中,针对中国商品的占10项,比例高达67%。
尤其引人注目的是,除了传统的美欧反倾销调查,来自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也陆续登场,如阿根廷对原产于中国的鞋类采取最终反倾销措施,印度对中国产农药用化学品二乙基硫代磷酰氯做出反倾销仲裁,墨西哥继续对原产于我国的高碳锰铁征收21%为期5年的反倾销税,哥伦比亚决定对原产于中国的打汁机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等等。
商务部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局长周晓燕认为,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而曲折,各国保护国内市场和争夺国际市场的竞争仍将日趋激烈,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融入经济全球化、参与国际分工,中国部分产业与发展中国家产业同质性趋强,竞争面扩大,也会产生贸易摩擦。
争端背后的较量升级,贸易摩擦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
来自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的研究显示,贸易摩擦已经开始更深层次波及产业和制度领域。随着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升级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华贸易保护主义的领域正从货物贸易向汇率问题、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投资等领域扩展,贸易摩擦的争执点也从单个产品向整个产业扩散,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在我国遭遇的国外反补贴调查案件,涉及我税收、投资、贸易、产业、土地、国企改革等中央、地方经济政策150余项。
广东省外经贸厅公平贸易局局长陈立鹏认为,贸易摩擦向纵深发展,不仅直接影响了我钢铁、石化、纺织、造纸等产业国际竞争力,危及产业安全,而且也间接影响了我宏观经济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金融危机过后全球经济面临再调整,将经历一段较长的低增长期,各国更加注重内外均衡发展,通过结构调整寻求新的竞争优势。发达国家要求 全球经济再平衡 ,所以中国制造业出口仍将是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的主要对象。可以说,在 后危机时代 , 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态势将呈现常态化、复杂化和多样化。”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