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轮胎到钢管,从皮鞋到纺织品……据统计,今年初以来,我国遭受的贸易调查案已经突破100起,其中有三分之一涉及我市产业。市外经贸局公平贸易处人士称,由于各主要经济体市场需求仍然低迷,贸易摩擦有可能还会进一步加剧。
[B]纺织、玻璃或成下一个目标 [/B]
美国近来对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美国政府采取了放任的态度,其中轮胎特保案更是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据业内人士透露,受轮胎特保案鼓舞,目前美国纺织团体和各大纺织工人工会正在密切沟通,研究对中国进口服装提起特保调查的可能性。
今年美国对中国产品已发起10起反倾销和反补贴合并调查,这一系列案件涉案金额之庞大,时间之紧密,为近几年来所罕见。
据介绍,除了这些显性贸易救济措施外,还有很多隐性损害中国制造的案例。比如在纽约世贸中心大楼建设中,因中国企业中标部分防爆玻璃合同,导致美国一些人士不满并挑起事端。美国制造业联盟不久前就致函美国贸易官员,要求处置在他们看来是不公平贸易的行为。因此,“中国玻璃企业面临‘双反’调查,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B]须警惕显性保护和隐性保护 [/B]
据统计,截至今年11月初,全球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出口产品发起了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这是2002年以来,我国年度遭受贸易调查首次突破100起大关。其中有三分之一涉及我市产业。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显性的贸易保护外,发达国家开始利用技术、气候、碳关税等实施隐性贸易保护的意图也更加明显。他们在气候变化、边境碳关税等方面的绿色壁垒也对我国出口产品产生了巨大压力,使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更为艰巨。
对此,市外经贸局有关负责人指出,一方面,我们要依法运用贸易救济措施,加大贸易救济措施对国内产业的保护力度,也是重要的应对手段。另一方面,他建议企业要重视并善于运用贸易救济措施保护自己,维护自己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