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不仅是‘十一五’的延续,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第三年也跨到其中。因此,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在振兴规划中的重点任务也都是‘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任务。”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在接受《纺织服装周刊》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列入“十二五”规划重点发展的产业用纺织品有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农用纺织品、医疗卫生用纺织品、劳动防护材料。
首先是土工材料。随着国家基础设施的建设,对土工材料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现在测算每年将有30万吨的需求量。朱民儒介绍,土工材料在“十一五”期间的产量和技术已经有所突破,但在“十二五”期间在高性能开发上需要进一步做工作,在幅宽、纵横向强度、伸长等方面都要加强技术研究,使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其次是过滤材料。朱民儒介绍,发展过滤材料是老话题,但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对产品各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对过滤材料??不管是水质过滤材料还是空气过滤材料,要求都很高。
第三,农用纺织品是“十二五”期间的发展重点。在人口不断增加而土地不增加的情况下,需要高科技的产业用纺织品保证粮食供应,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国家有“18亿亩耕地是红线、16亿亩良田不能少”的政策,跟产业用纺织品密切相关的是种植技术,目前种植使用较多的塑料膜有一定的弊端,不透气,湿度过大,容易产生病虫害,采用非织造布代替后,反季节瓜果蔬菜及一些经济作物产量越来越高。但非织造布的透光率、透气性和透湿性能还需要继续攻关提升,农业用纺织品在保温、无土栽培、垂直绿化等领域有很多工作要做。
第四,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的需求量很大,也是“十二五”期间要大力加强科研攻关的领域。据统计,2009年有55亿元的医疗用材料靠进口,这其中包括一些人造器官、仿生材料。我国医疗卫生用纺织品相关企业多数规模小,技术力量也有限,而我国人口多,老龄化进程在加快,心血管、肾脏等人造器官和仿生材料的需求会越来越多,必须投入力量进行深入研究。
第五,劳动防护材料也是重点。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抗静电、阻燃、防辐射、耐酸碱、防毒防刺防割的纺织品需求在不断增加。
7项技术待攻关及产业化
朱民儒介绍,《纲要》中有7项(含34个子项)高性能产业用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
第一项是非织造和产业用纺织品的加工关键技术,具体包括高速梳理技术,宽幅、高速成网技术,特需固结工艺技术,新型纳米级熔喷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和设备,重磅宽幅高速织造技术,水刺非织造工艺节能减排的设备和集成化技术。以新型纳米级熔喷非织造材料加工技术和设备为例,目前已处在试验阶段,纳米纤维细度为200~400nm,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为解决喷丝板设计、孔径排列以及工艺参数研究以及专用原料的开发,2015年要实现的目标为试验生产纤维细度小于200nm,厚度5~80nm,熔喷布克重10~200 g/m2。
第二项关键技术是产业用纺织品复合加工及后整理技术,具体包括产业用纺织品复合加工技术,产业用纺织品的后整理技术,复合材料编织、成型加工关键技术,高性能纺织复合材料的应用技术。
第三项关键技术是医疗与卫生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包括医疗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人造血管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血液透析新纤维材料加工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可吸收医用缝合线的加工关键技术和临床应用研究。
第四项关键技术是过滤材料加工及其应用关键技术,包括双组分熔喷非织造布高效过滤材料关键技术,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材料制备技术,高性能纤维滤料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单丝织造技术,制袋技术,滤料回收技术,非织造电池隔膜材料生产的关键技术,过滤用纺织品的节能减排应用技术。
第五项关键技术为土工合成材料加工技术,包括宽幅高强机织土工布与土工格栅、高强丙纶长丝/短纤定伸长针刺非织造土工布的加工技术、高性能聚酯长丝非织造油毡基布的加工技术、垃圾填埋专用环保生态高性能土工膜和防渗材料加工技术、生态环保回收再利用纺粘土工布加工技术。
第六项关键技术是交通工具、建筑及合成革用纺织品加工关键技术,包括交通运输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多功能篷盖材料、膜结构轻型建筑材料的关键制备技术,高档超细纤维合成革的关键制备技术及其产业化。
第七项关键技术是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包括防弹防刺面料的加工关键技术,耐高温、防火阻燃面料的加工关键技术,墙体防裂缝材料、内墙保温节能、隔音、阻燃材料的加工技术。
5大先进适用技术待推广
“十二五”期间,有5大先进适用技术待推广。
农业用纺织品的加工技术。包括推广农用缓释材料在经济作物和果树上的应用技术;轻型耐用节水灌溉、集水和储水材料在长期干旱地区的应用技术;防虫害包装材料在蔬菜等作物上的应用技术。实施后可以实现农业增收,降低农产品因不良气候造成的损失,解决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收集和利用难题,降低投入成本。2015年要实现降低成本、制定使用方法(规范)、推广比例达到20%以上的目标。
医疗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包括推广一次性手术衣、口罩、铺单等手术室用非织造材料的临床应用技术。实施后可达到医疗系统因落絮、交叉感染造成的医疗事故比例降低3.5%以上的效果。2015年要实现在国内各大医疗卫生系统内的推广比例达40%以上的目标。
卫生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包括推广老年失禁尿布、婴儿尿布、卫生巾的生产加工技术;高档精密仪器用擦拭布、家庭用擦拭布的加工技术。实施后可提高生活质量,解决国内精密仪器制造业用高档擦拭布的供应问题。2015年要实现降低成本、细分市场应用推广比例达到40%以上的目标。
车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包括推广国产座椅内饰、安全气囊、粘合剂、隔热绝缘材料、吸音材料、摩擦材料等车用纺织材料的加工技术和纤维原料的国产化开发技术。实施后可以提高国内汽车工业内饰和纺织制品的国产化比例,达到80%以上,实现汽车配套国产化率的增加。到2015年要实现目标为:突破安全气囊面料、内饰粘合剂、隔热绝缘材料、摩擦材料等汽车用纺织品的关键原料的开发技术。
建筑用纺织品加工技术。包括推广内墙保温隔音材料、功能阻燃材料、墙体防裂缝材料的加工技术和在建筑墙体和空间结构体内的应用技术和相关标准。实施后可提高建筑质量水平,可大幅度提高国内建筑主体的节能水平,特别是供暖供冷产生的能耗可节约60%以上,提升大空间结构建筑物的防火阻燃水平90%以上;提高建筑墙体强力30%以上。
“总之,‘十二五’期间,产业用纺织品的科技进步要以以下几点为目标:提高效率,提高技术含量,降低消耗??不管是能源消耗还是资源的消耗,重复利用资源??不仅是有效使用,还要降低成本。”朱民儒为行业指出了未来发展方向。
朱民儒强调,除了《纲要》中提到的科技攻关产业化及先进适用技术推广项目以外,未来5年还有许多与科技进步相关的工作要做,如标准的制、修订,人才的培养等工作。需要着重指出的是在做这些项目攻关和推广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基础研究,很多产品和技术先期研究不足的话不可能深入,必须有最初的基础研究之后才能继续下去,希望有能力的大学和科研部门多做这方面工作,基础研究做好才能对生产有真正的指导意义。过去国家对基础研究有投入,现在也有计划,但是重视程度还不够,不光要有政策支持,最好还有财力支持,不然科研后劲就不足。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夯实基础很重要。
研发重点:突破高性能、高档土工合成材料,医疗卫生用、过滤用、交通工具用、安全防护用等产业用纺织品加工技术的产业化研发,掌握一批自主原创的核心技术。医疗卫生用纺织品重点解决高效薄型阻隔材料、医用抗菌敷料的加工技术,解决可吸收纤维以及制品的加工技术。过滤用纺织品重点突破双组分纤维的熔喷非织造布系列产品的开发,耐高温、耐酸碱、高效过滤产品的制备和加工技术,高性能中空纤维液体分离膜材料制备的关键技术等。土工合成材料重点发展7m以上宽幅高强土工布与土工格栅,高强丙纶长、短丝定伸长针刺非织造土工布,聚酯长丝非织造油毡基布。交通工具、建筑及合成革用纺织品重点突破安全气囊面料、内饰粘合剂、隔热绝缘材料、摩擦材料等关键技术,实现膜结构及新型篷盖材料加工技术的突破和产业化应用,生态革和超细纤维人造革加工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安全防护用纺织品加工技术重点研发防弹防刺面料,耐高温、防火阻燃面料,墙体防裂、保温、隔音、阻燃面料等。
加大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织造成型技术、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复合加工技术等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提高行业的加工制造水平,到2015年实现主要高速梳理等非织造成型工艺技术、复合加工技术在行业中应用比例达到30%,功能性后整理技术基本满足产品开发需求,重磅宽幅高速织造技术落实产业化攻关项目。
推广重点:推广市场空间广阔、与现阶段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产业用纺织制成品加工技术,包括节水灌溉材料等农用纺织品、一次性手术衣等医疗用纺织品、婴儿尿布等卫生用纺织品、汽车隔热绝缘材料等车用纺织品、内墙保温隔音材料等建筑用纺织品等,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国民经济各相关领域中扩大应用,推动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调整升级。到2015年,农业用、医疗与卫生用、建筑用纺织产品在应用领域内的推广使用比例分别达到20%、40%和40%。
通过关键技术攻关和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使产业用纺织品成为纺织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到2015年产量达到1200万吨以上。(纺织服装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