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讯 近几年,产业用纺织品日渐受到重视,行业发展如火如荼。据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介绍,2009年,我国产业用纺织品的增长速度达到17%。《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的产业结构优化目标是将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比例调整至49:32:19。产品的繁荣必将带动机械设备的发展,目前国内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发展水平与现状到底如何?
厘清概念: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在哪里
因为产业用纺织品跟非织造布有一部分交集,很多时候,“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容易被误认为是各种非织造生产线。实际上,这是一个并无严格的特定外延的概念。
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祝宪民解释,“产业用纺织品”是从最终产品的用途来区分的,而不是从加工工艺角度定义,非织造布有很大部分用做产业用纺织品,因此容易将二者混淆。实际上,很多产业用纺织品是采用织造方法完成的,因此产业用纺织品的设备也就不单纯指非织造设备——有一些通用的设备还是要归口到传统的纺机行业。有些用于生产产业用纺织品的设备也要纺纱、织布,所以还要归类为毛纺、棉纺等专业设备。不过也有一些特殊的、专门为制造或开发产业用纺织品而对纺织设备进行改造的设备:比如大量用于风力发电叶片制作的布所使用的多轴向经编机就是专门为产业用纺织品打造的;还有一些设双针床的经编机,本身可用来做窗帘布,间隔厚度在20mm就可以了,但一些产业用的织物要求间隔织物厚度不少于100mm,在具体操作时就要对机器做一些调整,改进后就成为专门的产业用纺织品设备。
此外,产业用纺织品设备还包括机织设备,如用于织细钢丝的特宽幅织机,以前需求量较小,现在则由于可能会更多发展“针织、机织、编织”的三维织造,将来也会有较大的发展。
一台(套)设备是否属于产业用纺织品,说到底,还要看它生产的产品最终用途是否在这个产业,而不是看它使用的工艺流程。
企业战略:列入未来发展重点
除了遍布全国各地的生产各种非织造布设备的中小企业,当下还有众多大型纺机企业将发展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列为自身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恒天集团副总裁叶茂新说:产业用纺织品未来发展潜力肯定十分巨大,恒天集团对此有自己的战略布局。一方面新材料事业部将来要重点发展一些纺织新材料,另一方面在装备上非织造布设备是最近几年集团一直致力在抓的项目。集团下属企业之一,行业内研发非织造设备颇有口碑的郑州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就将在今年的国际纺机展上展示一些新的生产线。另外经编机也是围绕产业用纺织品去研发和拓展——如多轴向经编机,同时还包括碳纤维装备、高强高模生产线以及一些玻纤设备,都是围绕产业用产品开发的。
叶茂新表示,在产业用布领域,恒天集团已经确立未来必须重点发展的目标。作为央企,恒天肯定不会进入低水平领域,要站在国家战略高度,以一些前沿领域作为起点,并且集团也有这个实力,无论财力物力还是研发加工都具备高起点介入的能力,恒天的目标是引领行业。
欧瑞康集团中国区总裁王军也表达了对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前景的乐观期待。他说,产业用纺织品在纺织行业发展潜力非常大,不管是短丝部分的土工布、卫生用材还是长丝用的帘子布、灯箱布等骨架材料,我国过去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产能总量都很低,这和纺织大国的地位并不匹配。但是近几年,无论是非织造布还是工业用丝的增长速度都远远超过了整个纺织行业的增速。对此,欧瑞康不仅给予高度关注,并且身体力行。
工业用丝、长丝部分,欧瑞康巴马格事业部做得比较好,不仅有技术实力,而且积累了很多在中国做项目工程的经验,已经为国内多家企业提供了高模低收生产线。短丝、非织造布部分则主要集中在欧瑞康纽马格事业部,在即将开幕的纺机展上,纽马格会展示其熔喷、纺粘、纺熔、气流成网等各种生产线。针对非织造布这一块,欧瑞康集团内部也在讨论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政策助推:由用户到机械促行业升温
产业用纺织品设备发展前景被看好是因为产业用纺织品的日渐发展和被重视。除了经济发展自然产生的市场需求外,国家政策对产业用纺织品和设备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小视的推动作用。
推动力度最大的当属《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部为整个纺织行业再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文件中,多处提及产业用纺织品。
在优化产业结构目标中,要求将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纤维消耗比例调整至49:32:19。
在扩大国内产业用纺织品的应用中,提出要结合实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通过完善相关标准规范,促进产业用纺织品在水利、交通、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和医疗等领域的应用。
在加快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应用中,提出要重点发展以宽幅高强工艺技术为主的土工格栅、土工布、防水卷材等多功能复合材料,高端土工布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由20%提高到50%;加快推进针刺、水刺、纺粘等先进工艺和高性能纤维在环保过滤用纺织材料生产上的应用,新材料比重由20%提高到50%;支持多功能篷盖材料、膜结构材料等轻量化特殊装饰用纺织材料的开发应用;支持采用高性能纤维开发风力发电机叶片、航空和航天器预制件等高性能增强复合材料,年产量达到5000万平方米;开发节水灌溉、储水材料和缓释包装材料等农用纺织材料;加快手术衣、隔离服、仿生器官等医用纺织材料及制品的开发和应用;推广纺粘、熔喷、水刺及其复合非织造工艺技术,突破“三抗”(抗微生物、抗血液、抗酒精)手术衣、隔离服等科技攻关项目的产业化难题。
在提高纺织装备自主化水平中,要求加快产业用纺织品机械开发和产业化。
而在《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提出要结合实施《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粗细联、细络联、高速织造设备,非织造成套设备、专用织造成套设备,高效、连续、短流程染整设备等为重点,推进纺织机械自主化,其中多种设备与产业用纺织品有关。
在两部《规划》颁布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工信部、发改委等部门又相继颁发了多份文件鼓励发展纺机设备,也多有涉及产业用纺织品所需的设备或关键零部件。
除了直接扶植的政策,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等政策也使得产业用纺织品市场扩大,并传递到相关机械设备领域。
发展方向:必须与用户需求对接
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理事长朱民儒这样评价国产产业用纺织品设备现状:尽管国产设备在价格上要低,但相当一部分国产设备质量不及进口设备。高性能设备生产高端产品,竞争上自然处于高位,低水平的设备竞争往往引起价格竞争、原料竞争,无形中给市场造成不好的影响。同时他也认为,国产设备与进口设备的差距会越来越小。
祝宪民则在对整个纺机行业内进行比较后认为:国内企业生产的产业用纺织品设备水平并不低,如无锡润源、常州八纺机等企业做的多轴向经编机,郑州纺机、青岛纺机制造的短纤维梳理设备,宏大研究院、邵阳二纺机等开发的纺粘设备性能都很好。
国内生产的产业用纺织品机械与国际先进水平比还有差距,但是差距已经不像从前那样大了。以熔喷非织造布生产线为例,以前国内生产的多是间歇式,稳定性差,现在国内也能生产连续式的设备了,档次已经不低。
祝宪民认为,产业用纺织品设备要想提高,就要从可靠性上下功夫,另外新产品的研发要依据下游用户的要求来做,纺机企业要先和用户接触,能够制造出满足对方要求的设备,了解使用行业想要发展的重点工作,不能自己闭门造车,做出了产品人家不能使用——以人造血管为例,或许已经有企业能做,但是做出来是否能用尚待考验。
转型提示:宏观掌控与自由发展结合
意识到产业用纺织品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许多从事其他领域的企业也试图进入这个行业,相应地也有纺机企业试图从其他方向转到产业用纺织品设备的开发。对此,祝宪民说,中国纺织机械器材工业协会正在积极引导,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进入,但要量力而行。转型是要付出代价的,新品研发要有大量的投入,一个新产品要经过试验和不断改进,推到市场要有两三年的时间,企业要谋划好是否能承受这样的成本,并制定出合理的策略。以常州宏源为例,这并不是一家很大的企业,但是在从事产业用设备开发时走出了自己的路:企业本身既是设备制造商,又是用户,生产多轴向经编机的同时也生产经编布。并且,企业与高校联合起来一起开发产品,这样产学研结合,并将自己的使用经验用于研发,很容易实现产业化。
许多产业都受到过这样的挫折:当产业处在上升期时,很多人受利益驱动,一哄而上,初期市场竞争并不激烈,但什么东西一好卖,做得多了,就会导致过度竞争,最终必将有一部分企业被淘汰,造成资源浪费。朱民儒对目前熔喷、纺粘非织造布行业的低水平重复深表忧虑。产业用纺织品设备企业如何避免走一哄而上再淘汰的弯路?王军的观点是,任何一个行业都应该是宏观掌控和自由发展相结合,最主要还是要靠市场的无形之手来调节,让企业看清利益与风险,最终自己决定是否投入。但是从国家和行业角度要有一个大的框架,对资源浪费重复建设有一个前瞻性的预测,定下一个大的框架,然后在这个大的框架里面进行相应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