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固守主阵地外,国际时装巨头厮杀的下一个目的地移至中国。
来自瑞典的国际知名时装零售巨头H&M在中国的第88家门店开张,其2011年在中国区门店新增数量达到了24家。来自瑞典商业银行的数据显示,H&M中国区门店数量从今年开始的3年内将会增长三倍。
H&M的首席执行官卡尔·约翰·佩尔森回复《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确认,中国将是H&M在2012年开设全新门店最多的市场。
布局中国
随着来自中国市场的销售额不断壮大,中国作为战略市场的价值开始体现。
根据拥有ZARA等品牌的INDITEX集团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在全球的销售额中,来自亚太地区的占比达到了17%,其中中国地区达到了15%,而美国市场的销售业绩仅占12%。而来自瑞典商业银行的分析称,中国是H&M赢利最多的市场。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波斯顿咨询集团提供的信息,中国消费者每年花费在服装上的金额约为1150元/人,仅为美国消费者的五分之一,但他们对新服饰的渴望程度正不断增长。该集团表示,中国2015年服装销售额预计将达到8000亿元。
“任何品牌的全球战略里面都不会忽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但这些快时尚品牌看重的只是中国市场。”UTA时尚管理集团总裁杨大筠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目前快时尚品牌进驻中国市场更多是作为战略上的布局。而从一线城市往二三线城市的渗透,几乎成为所有国外品牌的战略进攻路线。
佩尔森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称,尽管大多数大型国际时装公司均已进驻中国各大城市,但中小城市仍可作为扩张的目标。“H&M计划在对现有门店面积进行扩展的同时,将业务扩展至中小城市。”
与此同时,各大品牌在中国开拓疆域的速度不断加快。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ZARA门店新增10家左右达到71家;而H&M到2011年年末的门店数量达到88家,年内新增门店超过20家。
根据H&M介绍,其每年计划开设的门店数量以10%到15%的速率逐年递增,按照该速率,H&M门店数量将在接下来的五年内翻倍。
竞争残酷
目前各服装品牌镇守各自领域,ZARA的主阵地是西班牙,H&M是德国,优衣库则是日本。即便上述品牌的重心尚未移到中国,但杨大筠分析称,我国可开店铺有5000~8000家的规模。
中投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指出,预计未来三年中国市场快时尚服装品牌的门店扩张速度达到15%~20%。
在H&M以及ZARA们快速扩张之时,同类品牌也都虎视眈眈地紧盯中国市场。包括GAP、C&A、UR以及无印良品等纷纷加入圈地。
“虽然中国市场存在巨大的商机,但那里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佩尔森透露,“如今想要在中国获得成功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许多商家都开始进驻这个市场,因此竞争将更加激烈。”佩尔森先生如是说。
除了面临同样来自国外并在中国站稳脚跟的品牌外,中国本土品牌的崛起也成为上述服装品牌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2010年美特斯邦威营收达到75亿元,终端销售收入超百亿元,2010年末店铺总数达3659家,其中直营店690家,加盟店2969家;2011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40%,达68亿元,2011年第三季度门店数达4500家。中投证券分析,2011年美特斯邦威品牌价值115亿元。
中国的零售空间竞争十分激烈,佩尔森先生表示,顾客对H&M品牌的喜爱将使得该公司在严苛的零售空间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带来的益处,如果我们进驻某个购物中心,就能吸引顾客光临该中心。”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