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煤的预测储量为2800多亿吨,而羊的存栏数达到860万只,尽管这两个数字相差数个数量级,甚至是两个没有可比性的数字,但是,煤的2800多亿吨迟早有一天会趋近于0,羊的860万只却可以循环往复、无休无尽的增长,趋于无穷大。
也正是看准了羊作为可再生绿色资源的优势,加上榆林丰富的羊毛资源和对未来市场的信心,陕西羊老大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姜野带领企业团队,率先开启新时期羊毛防寒服产业发展新篇章。
两次改制 争创百年企业
羊老大服饰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起初企业规模很小,只有几个人,凭借资源和技术优势,“羊老大”很快站稳了脚跟,经过两次改制,羊老大服饰有限公司逐渐发展壮大。姜野介绍道,2002年,“羊老大”进行了第一次股权改制,把注册资金100万变为1000万,同时让代理商和几个骨干全部入股。这样一来,使大家的利益被捆绑在了一起,同时又壮大了资本金。这在当时是非常有魄力的举措,首开了榆林服饰企业经营的新模式,非常具有超前意识。
姜野评价说:“这次改制以捆绑代理商的模式买断了代理权,这样企业的市场就有了保障,不用花时间和经历去跑市场;同时,先付款后拿货的结算方式也避免了退货和欠款现象,减轻了公司经营负担。这种经营模式最大的好处就是公司可以专注于组织生产和产品研发,为企业此后的大发展提供了基础。”
2008年,羊老大重组为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注册资本5500万元、年产120万件、年销售额达3.5亿元的大型服装企业。姜野说:“这次改制为陕北第一家上市的服饰公司做好充足准备,争创百年企业。”
摆脱单一 进军高端市场
传统产品利润空间小,内穿居多,比如羊毛裤、棉袄、马甲等,面对的是中老年群体,主要销往江北地区。这样的一季性产品风险很高,受暖冬以及地域限制,而且传统产品提升困难,在款式和面料上迟迟不能突破。姜野将产品规划向四季延伸,同时调整款式设计、年龄层次等市场定位。他强调:“单季产品具有很高的风险性,我们要将产品进行一些设计延伸,才能保证品牌的完整性与更大的市场份额,譬如以羊绒、羊毛面料为主,同时与其他面料相结合的四季产品。”
2009年下半年,“羊老大”在北京成立全资子公司,把设计研发中心设在北京,形成了完整的设计团队。这又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举措。
羽绒服无法克服臃肿的外形,并不适合出席一些高端和商务会议场合,在发展中遇到无法逾越的瓶颈,而羊绒服能够轻松克服这些困难,既以较强的保暖性取胜,又可以兼顾轻薄的外观。因此,姜野认为,天然材料——棉、麻、丝、毛的高端产品一定是未来市场的主流消费品,其中羊毛、羊绒更属高端。基于北京得天独厚的行业优势,于是,一个新的想法悄然滋生在姜野心里——进军高端市场。
现在北京已经开设5家专卖店的羊老大集团,目前已经推向市场的高端品牌叫做“sheep leader”,产品构成除了羊绒絮片的棉服之外,主要也是以羊绒、羊毛面料为主。他指着自己身上穿的一件羊绒服外套给记者看:“这样一件轻薄的外套,既保暖又显档次,市场售价大约在3000元人民币左右,适合高端精英男士。”其以全新的概念,定位于高端商务休闲男装,并由英国设计师掌舵。关于高端品牌的命名,姜野邀请香港的策划公司着手策划,希望展现出一个纯正血统的“英伦范”。
羊毛老大 带动行业发展
正如“人如其名”一般,“羊老大”也确实在羊毛防寒服产业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我非常自信‘羊老大’的产品,无论是在款式设计还是工艺方面,我们有独立的技术部门、研发部门,而且每年召开新品发布会,引领行业做新的尝试。”姜野自豪地说。
羊毛防寒服不像羽绒服有强大的规模,受其天然材料的限制,但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企业想要做大,需要多个企业、政府、媒体等联合起来。由此,“羊老大”带头举办了“中国羊毛防寒服发展战略高峰论坛”,让各界正视羊毛防寒服产业。
姜野与各专业人士探讨后认为:“当政府重视以后,会提供政策上的支持,推动企业做产业链,才能达到利润最大化,使每个企业都能获益。”作为领头企业,羊老大颇具大家风范,其展厅、产品对外开放、供人参观,让其他企业学习其先进技术,也希望通过这种开放的心态交换意见、互相学习,推动行业发展。(服装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