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粘胶短纤价格的大幅上涨,澳洋科技2009年成功扭亏,业绩大幅增长,但净利润仍未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只相当于2007年的74%。
2月25日,澳洋科技业绩快报披露,2009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40亿元,同比增长43.18%;实现营业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161.7%;利润总额2.63亿元,同比增长171.3%;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2亿元,同比增长157.92%。
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澳洋科技主营产品粘胶短纤市场需求疲软,价格跌幅较大,产销率偏低,导致公司2008年度营业利润大亏3.96亿元,净利润亏损2.79亿元。
净利仍未恢复
澳洋科技方面将2009年扭亏为盈归结为主营产品价量齐升:一是2009年随着下游纺织服装行业的逐步回暖,粘胶短纤需求较旺、价格逐步上涨;二是公司控股子公司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建的“8万吨差别化粘胶短纤项目”顺利达产。
不过,业内人士指出,实际上粘胶短纤价格的上涨对澳洋科技业绩的贡献更大:澳洋科技2009年营业收入只比2008年16.35亿元增长43.18%,但营业利润和净利润的增长却达到161.70%和157.92%。
据了解,2007年,粘胶短纤价格最高涨至22000元/吨,但金融危机爆发后,粘胶短纤价格急剧下跌,到2009年初时,价格一度跌到11600元/吨水平,部分生产企业亏损严重。粘胶短纤价格的恢复始于2009年3月份。
记者此前从澳洋科技及山东海龙(000677,股吧)(000677.SZ)、新乡化纤(000949,股吧)(000949.SZ)等粘胶短纤等龙头公司了解到,2009年3月需求启动、价格开始上涨,粘胶短纤生产线开工率恢复到了90%以上。到当年8月份,短纤货源继续趋紧,其中,山东海龙、新乡化纤在新开生产线的基础上,产品“依然不够卖”,低库存、零库存状态已持续数月。
而粘胶短纤的价格也因此由年初最低的11600元/吨飙升到12月11日的19100元/吨,全年涨幅65%。粘胶短纤价格的上涨促使澳洋科技等企业快速摆脱困境。2008年底澳洋科技净利润亏损2.79亿元;到2009年三季度时,其净利润已达4783.12万元。不过,由于价格依然落后于2007年最高价,澳洋科技2009年全年净利润比2007年的2.46亿元少了近3成。
成本上升压力
2009年价格上涨带来的业绩增长是否会延续到2010年呢?
记者注意到,粘胶短纤价格虽然在2009年12月底到10年1月中有微弱回落,但上涨趋势没有改变。行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3日,国内粘胶短纤的市场中心价为18850元/吨;到2月24日,粘胶短纤价格已达19300元/吨。
随着今年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复苏,“粘胶短纤的价格仍有上涨潜力”,东北证券(000686,股吧)分析师邵振华表示。兴业证券研究员方磊也认为,粘胶短纤产品价格后期稳定增长的可能性大。“各大厂商为了追求长远的发展,不会将产品价格快速提高”。此外粘胶行业2010年有望新增加30万吨左右的产能,也将抑制价格的上涨。
不过,“2010年应该注意成本上升的压力和风险。”邵振华强调,根据上一轮(2006年底到2008年初)粘胶短纤和浆粕价格的走势关系可以看到,主要原料浆粕(棉短绒)涨价滞后于粘胶短纤。“一旦浆粕价格开始启动,绝对涨幅将与粘胶短纤涨幅接近,即粘胶企业盈利增长很难跟随粘胶价格的涨幅”。
邵振华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棉短绒供给的刚性,国内产量不足以满足粘胶工业。棉短绒属于上游初级原料,是棉花(资讯,行情)产业的副产品,国内供给基本稳定。按年产700万吨棉花估算,对应的浆粕大约100万吨,可满足大约100万吨粘胶纤维需求。但2008年国内粘胶产量为132万吨,不足部分已经需要通过进口(包括木浆)补充。
另据方磊透露,出于投资和技术等方面的考虑,“澳洋科技并未完全配套相应的棉浆粕产能,仅在新疆有8万吨棉浆粕配套产能,公司主要依靠外购,其中部分采用木浆”。因此,2010年浆粕涨价有可能抵消粘胶短纤涨价带来的盈利贡献。
作为国内第三大粘胶短纤生产企业,澳洋科技收入和利润几乎全部来自粘胶短纤的生产与销售,目前拥有粘胶短纤16万吨。除此以外,阜宁还有在建的粘胶产能8万吨,预计2010年公司产能将增加到24万,约占行业总产能的16.5%。和山东海龙相比,澳洋科技每股含的权益粘胶产能为0.55kg,远高于海龙的0.23kg,业绩弹性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