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纺织网手机版
微信公众号:纺织品
客服电话: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企业新闻 » 正文

09年三星家纺产业基地实现产值250亿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0-02-26   来源:中国家纺网   浏览次数:469
  09年,国内最大的家纺产业基地海门市三星镇逆市飘红,实现工业产值250亿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2.5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1.5万元。

  不久前,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报告,素有“华夏绣品第一镇”“中国家纺绣品名镇”美誉的海门市三星镇,在江苏省百强乡镇排名中跃居苏中地区榜首。

  从“地摊市场”到家纺之都

  乡镇经济与产业规模紧密相连,乡镇发展需要培育优势产业,优势产业又将盘活乡镇经济,三星镇的跨越发展印证了这一点。

  三星镇是家纺产业聚集地,经过数十载的发展,该镇境内的叠石桥家纺城已经从“地摊市场”成为闻名全国的家纺之都,成为继美国纽约第五大道和德国法兰克福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家纺中心。9000多个固定摊位和门面,3000多家配套企业,创造了总生产规模超过500亿元的产业群,在国内“三分天下有其一”,2009年市场总交易额超过300亿元。

  目前,三星镇辖区内的家纺企业已有14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50多家,全区已基本实现企业集群化、生产专业化,从原料、纺织、后整理到成品制造已配套成龙,形成了一条完整的家纺产业链。

  正是拥有了如此完备的产业链,才使得叠石桥家纺在去年国际金融危机中依然稳定增长。此外,政府及时出手,努力营造优良的企业生态环境,成为家纺产业抵御“寒流”的重要力量。

  有人形容,只要有家纺用品的地方,必有“叠石桥”的影子。叠石桥家纺不仅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漂洋过海,热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快速成长的家纺产业让三星镇拥有了一个省级开发区--海门工业园区,同时成为省民营经济集群示范区和南通区域经济核心板块。

  2009年,“叠石桥·中国家纺指数”的全面启动和全国家纺标准制作市场成员单位的确定,标志着“叠石桥”已成为中国家纺产业创意研发的“风向标”和世界家纺产品市场行情的“晴雨表”。18日,占地606亩、建筑总面积70万平方米、工程总投资35亿元的叠石桥家纺市场三期工程开始对外招商,届时将形成100平方米营业面积、500亿销售规模。这座全国最大的“家纺航母”,集群和辐射效应将更加明显。

  从“提篮小卖”到跨国经营

  10万人就业,20万人参与,眼下的叠石桥家纺已经形成千军万马、铺天盖地之势。“个个做生意,人人是老板”,这是对三星人的写照。53岁的林西村村民蔡云松,目睹了三星从穷乡僻壤到苏中第一镇的全过程。

  上世纪60年代,当时的三星因地处海门西北角,交通不畅,加上人多地少,村民的日子过得很艰苦。蔡云松回忆,生活的穷困让勤劳的村民想着法子找些活补贴家用,一些村民冒着被“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危险而敢于“提篮小卖”。慢慢地,做绣品的村民越来越多。

  1978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中国大地,也给三星人带来了最初的发展机遇。几部缝纫机,一大堆布料,自己裁剪,自己设计,人手不够时,再招些外来工帮忙,一年下来,收入开始成百上千的增长。让蔡云松兴奋的是,上世纪90年代初,叠石桥建起了3万平方米的绣品城,终于告别有“市”无“场”的窘境,大多农户买来机绣车,生产各种绣花品,同时,将自家生产的家纺产品、原辅材料摆到市场交易,摆脱了肩挑手提,走街串巷,兜售产品的局限。当地绣品市场接近饱和后,包括蔡云松在内的一些有闯劲、头脑灵活的三星农民把目光盯上了大中城市。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解放了三星农民的思想,他们不再满足于国内市场。1993年,林西村3组村民郁建祥第一个“吃螃蟹”,尝试出国经营。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老乡”走出国门。如今,村里九成以上的劳动力经营着家纺业的各类经济实体,300多个农民加入到了跨国经营行列,在10多个国家办起了200多家公司。随着资本的积累,他们的生意也越做越大,经营领域也从单纯的家纺产品贸易拓展到家用电器、瓷器、不锈钢等商品销售。这两年,还陆续有人去尝试餐饮、旅游等项目的开发。

  进入新世纪,完成原始积累的三星人加快了产业规模化、设备智能化、产品品牌化、营销网络化的进程。近年来,当地不断涌现的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让“叠石桥”已经成为国内集聚度、档次最高,研发、创新能力最强的家纺集散基地。

  富不忘善,贫不忘恩。勇于争先、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不忘回馈父老,家乡的教育、文体、扶贫等各项事业都受到过他们的资助。

  从偏僻乡镇到摩登小城

  苏中第一镇,是从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等方面对三星镇作出的综合评价体系,这是该镇全力放大家纺产业优势所取得的绩效。而伴随家纺产业成长的过程中,三星镇城镇化水平也已达到70%,实现了由一个镇变成一座城、一个乡镇工业集中区变成省级开发区、农民变成市民的三大转变。

  已成为省新型示范小城镇、全国小城镇建设重点中心镇的三星镇,近年来兴建了10万平方米的三大社区、张謇纺都广场和沈寿园,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路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5公里,启动建设了王个簃纪念馆、3000亩葡萄主题公园和当地第一家五星级宾馆,同时,启动了风情步行街、景观河道的建设。

  在村居公共服务中心,他们按照“办公区域最小化,服务区域最大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模式,规划设计了党政管理、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化娱乐等十大功能中心,积极把城市社区建设的理念引向农村。

目前,全新的12平方公里镇区规划业已完成。下一步,三星镇将以市场建设为龙头,以工业经济为主线,城市建设为抓手,强镇富民为目的,以环境和谐为目标,继续实施工业化、外向化、城镇化互动发展战略,做强做优家纺产业。

海门市政协副主席、海门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三星镇党委书记郭辉激情满怀地说,随着“海门城市副中心”工程的深入推进,由“镇”及“城”的进程进一步加快,三星必将更加优美、更加宜居宜商、更加充满魅力。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打赏
扫扫二维码用手机关注本条新闻报道也可关注本站官方微信账号:"xxxxxxx",每日获得互联网最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首页|找订单|找工厂|看款下单|面辅料市场|服装资讯|关于我们|联系我们|付款方式